“當年的齊湣王號稱東帝,其瘋狂殘暴比現在的秦國絲毫不差,最後還不是國亡身死。所以我們不能放棄,我們還有反擊的能力!”
被燕丹這麼一說,燕王喜倒也冷靜下來,他看著燕丹道:“事到如今,你還有何良策?”
燕丹伸手抹了抹淚,將早有準備的謀劃說了出來。
“易水之戰我燕國雖然敗了,但國境之內還有子民兩百萬,只要盡起國中男子,還能再得數十萬人馬,未嘗沒有一搏之力。”
“且秦無忌自下都傳信,他會聚集殘兵,死守武陽城。以武陽的城堅牆固,再加上糧草充足,足以硬扛秦軍很久。”
“我們趁著這段時間,重拾合縱,以金玉賄楚,以地割魏、齊。那楚國和秦國是世仇,自白起攻陷郢都以來,秦楚之間的仇恨便無可消弭。他楚國又是合縱之長,只要我們提議,楚國一定會答應的。”
“魏國如今雖然臣服於秦國,但實際是外親內疏。加之三晉中韓國和趙國已經被秦人滅了,魏國早晚也會被秦人吞滅。魏王日夜擔憂害怕,若是有我們和楚國提議合縱,那魏王必定答應,如此一來三國聯盟就成了。”
“至於那齊國,雖與我燕國有世仇,且多年不參與伐秦之戰,但我們若是答應割地,再賄賂齊相後勝,想來也能將他拉入聯盟。”
“四國聯盟若成,便能與秦人抗衡。我們若是再聯絡北方匈奴,讓其自秦人後方南下,則五國攻秦之勢形成,未必不能重現當年昌國君一戰滅齊的輝煌。”
燕丹說話鏗鏘有力,彷彿說出來就能成功似得。
燕王喜滿臉漠然。
燕丹這主意,其實就是當年太傅麴武所獻的計策。
西約三晉,南連齊、楚,北購於匈奴,其後乃可圖也。
只是如今三晉只剩下一個苟延殘喘的魏國,楚國也是內亂剛息,這計劃比麴武提出那會兒更難以實現。
燕王喜淡淡道:“就這?”
燕丹咬牙:“我還有一策,昔日我為質咸陽時,曾見過秦國右丞相昌平君。他是楚國公子,當今楚王負芻的兄弟,雖然做了秦相,但他心向故國,曾勸阻過秦王不要滅六國社稷。如果我們遣一說客,對昌平君曉以利害,若燕國今日亡,楚國也存不了多久,昌平君或許會看在楚國的份上,祝我們一臂之力。”
“嗯,就按你說的辦吧,這事情交給伱了。”
燕王喜嘆了一聲,他現在真的沒辦法了,聚集的十數萬燕軍精銳一戰盡沒,正面已是打不過了。
也只能按燕丹這法子死馬當作活馬醫,走一步看一步吧。
燕王喜疲憊的擺擺手,讓惹出這場大禍的兒子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