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部前去支援佯攻處,同時阻絕自北過來的援軍。你部留下接應主帥大軍,剩下的順著城牆殺下去,在敵軍堵截之前盡力前衝!”
“唯!”
桓昭按照既定計劃,分配任務,趙佗這一部負責前衝。
“二三子,今日正是立功得爵之時,跟著衝。”
呂百將發出興奮的喊叫,指揮手下百人按順序跟隨先頭部隊快速行進。
長城之上,一條道走到底,唯有狹路相逢勇者勝!
不過秦軍在燕長城上攻略,也非一窩蜂亂上的,而是按照百人隊排成五列,同排並進,前面的持矛戟,後面的握短兵,雖然人多,卻不顯雜亂。
或許是因為襲擊突然,途中所遇燕卒皆是望風而逃,短短時間秦軍便在長城上衝出了近千米。
但很快,他們就遭遇了有建制的燕軍抵抗。
數十個燕卒堵在一處烽火外,手持弓弩,嚴陣以待。
剎那間,箭矢飛來,衝在最前方的倒黴蛋瞬間中箭到地,但後續的同袍可沒有時間去救治他們,而是從他們身上躍起,或是直接踩踏而過。
在陣陣慘叫聲中,直撲入燕卒陣列。
短兵相接,血肉橫飛。
就這樣,前面的一批人倒下或是受傷躺在牆邊,剩下的人立馬填補上去。在後續萬人大軍的支援下,整個秦軍如同一道澎湃的激流在長城上急速湧動,一路擊穿所有阻礙,直奔燕軍渡河處的汾門關口。
不僅僅是在長城,在中途奪取了一處關口後,後續增援的大軍從那裡下牆,直接順著城牆內緣行進,因為地面上沒有燕軍阻擋,他們前進的速度反倒比長城上的同袍還要快的多。
若是從高空下望,可以清晰地看到那黑色的洪流分成上下兩支,一路沿著長城奔湧。
秦軍編制按天干順序排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辛屯庚什,屬於是這個千人較後面的排位了,所以當前面的同袍傷亡殆盡,輪到庚什的時候,他們已快衝到關城五百米處。
這裡有數千燕軍屯駐,牢牢把守著此處關城,作為燕代聯軍的退路。
但此刻,他們皆神色驚惶。
明明是兩軍在易水之西決戰,但怎麼有秦軍從北方長城處攻來,同時長城內側也有秦軍衝殺。
處處皆是烽火,滿眼盡是黑甲。
“殺!”
長城上,百將呂武已持著短兵率先衝入敵陣,辛屯的屯長梁廣亦嘶吼著衝殺。
作為秦軍的下級軍吏,百將、屯長必要身先士卒,特別是領著一群新卒,若是連你這個當百將的都畏畏縮縮,何談讓士卒勇猛。
“諸君,隨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