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悉若被李欽載突然改變的態度弄得愈發驚疑。
傻子才信你剛才在開玩笑,金齒部那麼重要的地方,你隨口一言便帶過了?
所以,大唐明明對金齒部有企圖,為何李欽載突然又說放棄了?
呵,既然開了口,怎麼可能放棄?
那麼李欽載和大唐朝堂究竟是什麼心思?
吐蕃不給,他們不好意思厚著臉皮要,可是,他們可以率兵去搶啊!
最初的話題是什麼?是大唐要不要對吐蕃動手的問題。
現在大唐提出不動手,但要金齒部,吐蕃不給的話,最初那個動不動手的話題自然不存在了。
大唐若真對吐蕃動了手,搶下的何止是金齒部!
理清了這個邏輯,贊悉若臉都白了。
所以,李欽載現在絕口不提金齒部的事,把它歸為一句玩笑話,對吐蕃和贊悉若來說,絕對不是好訊息。
沒滋沒味淺淺地啜了一口酒,贊悉若在權衡利弊得失。
此刻的他,已在認真考慮要不要把金齒部送給大唐了。
因為李欽載的態度。
沒有態度,才是最可怕的態度,無聲處聽驚雷,接下來贊悉若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決定,都將左右吐蕃未來的國運。
是舍小保大,還是舉國直面大唐的兵鋒,這個選擇很艱難。
沉吟良久,贊悉若遲疑著道:“李郡公,關於金齒部的事……”
話沒說完,卻被李欽載揮手打斷:“哈哈,剛才是我胡言亂語,大相莫往心裡去,不提這個了,不提了!”
贊悉若強笑,舉杯相敬。
李欽載果然不提了,他甚至都完全不提國事,而是一臉色相地與贊悉若談論起風花雪月。
熱情地向贊悉若介紹長安城的章臺楚館,哪家的姑娘最美,哪家的花魁其實是個酒托兒,哪家的美女快從良了,要睡得趁早……
贊悉若心不在焉地聽著李欽載灌輸不健康的內容,其實李欽載說了什麼,他根本沒聽進去,只是有口無心地敷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