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第一才女”是什麼,好不好吃,但上官婉兒還是乖巧地點頭:“好!”
跪拜完李欽載後,上官琨兒起身,這才朝望族家主們彎腰行了一禮,表情淡淡的。
“多謝諸位長輩。”
前後雙標的做法,令家主們心中愈發不滿,卻也只能強笑謙讓。
李欽載提出讓上官父子釋罪歸京,是因為這個提議別人在朝堂上說了沒用,包括李欽載說了也沒用。
只有八大望族提出讓上官父子歸京,朝堂才不會有人阻攔。
解鈴還須繫鈴人,事由望族而起,只能經望族之手而終。
直到此刻,李欽載的笑容才多少透出幾分真摯。
端起酒盞,李欽載笑吟吟朝眾人遙敬。
“諸位長者,正事聊完,何不共謀一醉,不負良辰。飲勝!”
“飲勝!”
…………
第二天一早。
尚書省收到了八大望族家主的聯名奏疏,奏疏裡將上官儀和上官庭芝一頓猛誇,竭慮於社稷,功高於朝野,什麼憂思長宜,什麼夙闌不寐,思國無乏等等。
最後筆鋒一轉,如此功臣良相之才,若被逐出長安,流放千里,是大唐莫大的損失,天子應當重用,請恕上官父子之罪,令釋歸京,為國效力。
這道奏疏無疑又震撼了朝堂,但震撼的程度又不算太大。
當八大望族家主們入京,訊息靈通的朝臣們隱隱便明白了什麼。
望族要解決如今纏身的麻煩,是必須要付出慘重代價的,權勢土地錢財等等,也包括某些善後的事宜,比如上官父子。
曾經的每一次猖狂跋扈,命運早已為他們標好了價格,現在是八大望族買單的時候了。
上官庭芝因為參劾江南望族兼併土地一事,而被流放千里,但江南望族卻不得不主動上疏,請求天子將上官父子召回來。
不管是自願還是被逼,望族家主們上疏後,這件事被朝臣們議論紛紛,大家的臉上同時露出了幾分荒謬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