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軌的話太嚴重,太要命了,但凡心智正常的人,都不敢再摻和這渾水,若是跟謀反二字扯上關係,莫說前程官運,全家人的性命都懸。
當朝堂民間的關注點全集中在“謀反”二字上時,李欽載廢八大望族的事反倒沒什麼人提了,長安城的熱搜排名很快被擠了下去。
謀反啊,多麼令人喜聞樂見的新聞,相比之下,廢幾百條腿算個啥?連成語都不算。
江南八大望族塌房,劉仁軌成功幫李欽載轉移了視線焦點。
李欽載人在府中,啥都沒幹,莫名其妙從當事人變成了吃瓜群眾。
劉仁軌的那道奏疏李欽載也看了,心情有點複雜。
他跟劉仁軌的關係不遠也不近,勉強算是君子淡水之交。
這次劉仁軌上疏,也算是間接幫了李欽載,在這個風急雨驟的關頭能幫一把,人情不小。
李欽載左思右想,感覺送十貫錢的禮物大約都不夠,得加錢。
從兩位宰相壓下參劾他的奏疏,以及劉仁軌參劾八大望族謀反這些跡象上,李欽載隱隱察覺到了什麼。
三位大佬的態度說明了一切,沒有利益驅動,他們的動作不可能如此統一,所以,必然是李治在背後佈置了什麼。
漩渦剛產生,李治就把李欽載從漩渦中拽了出來,然後把八大望族推了進去,下手夠狠,選的角度也夠刁鑽,沒弄死一打政敵的人想不出這麼狠毒的招兒。
君臣二人事前事後都沒溝透過,但就是這麼有默契,一個報了仇,一個擦了屁股。
李欽載感動得忍不住想用粵語唱一首歌頌友情的歌。
“情和義,值千金,上刀山下火海……”
五音不全正唱得投入,吳管家匆匆趕來。
“五少郎,宮裡來人了,天子召五少郎速速入宮捱罵……”
李欽載歌聲戛然而止,一臉愕然地看著他:“召我入宮……捱罵?是原話嗎?”
吳管家苦笑:“是天子的原話,宦官就在院子裡等著呢。”
媽惹法克,歌白唱了,換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