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庾信悚然一驚,再看周圍幾名李家部曲右手按刀,目光不善地盯著他,金庾信頓時察覺了自己的處境,立馬道歉:“對不起,李帥,剛剛是末將說話太大聲了,請您務必原諒我的無禮!”
“哎,這就對了,無論倭國還是新羅國,反正死的又不是你,你何必如此義憤填膺,就算新羅將士都死光了,你回到新羅可以把責任都推到我身上,而你,還是當初那個宰相,沒有一絲絲改變。”
“……對了,你們新羅國的宰相官職叫什麼?‘高大上’是吧?嘖,真不要臉,哪有人這麼誇自己的……”
金庾信不敢高聲語,但還是忍不住糾正道:“是‘上大等’。”
李欽載堆起一臉假笑。
你國的官職再難聽也無妨,反正過不了多久,你們就要亡國了。
一名斥候騎馬匆匆趕來,下馬後跑到李欽載面前稟道:“李帥,高句麗軍四萬已開拔,距此大約二十里,半個時辰後,敵軍前鋒將至。”
李欽載臉色沉了下來,道:“再探!”
斥候行禮離去。
夏天的風,吹拂在臉上彷彿一股股熱浪撲襲而來,黏溼得讓人感覺很不舒服。
李欽載嘆了口氣,道:“又是一場惡戰……”
…………
高句麗四萬兵馬來得氣勢洶洶,當然,說是氣急敗壞也合適。
雖然李欽載和李勣還沒會師,但如今的高句麗事實上已經陷入了南北兩線作戰的困境。
李勣的主力大軍節節推進,已攻克高句麗近二十城,高句麗忙著應付北面的李勣,國中的大部分兵力都調往北方抵抗,南面李欽載的這支兵馬,高句麗實在有心無力。
所以這才有了先遣三萬,又遣四萬的神操作,平壤都城必須留足十萬以上的衛戍軍,能騰得出手對付李欽載的軍隊實在不多了。
四萬敵軍來到松山崗平原,立馬擺開了陣勢。
天下的兵陣大抵是差不多的,高句麗的四萬兵馬也是如此。
盾陣在前,弓箭其後,槍矛再後,左右兩翼甚至出現了數千騎兵。
高句麗是山地國家,騾馬難行,但是高句麗的馬政卻十分發達。他們所騎的馬名叫“果下馬”,大約跟蒙古馬同種雜交而成,其形矮小,但力大敏捷,適宜在山地行走,也能夠用於軍事。
不得不說,高句麗軍的戰鬥素養真的不錯,僅僅一炷香時辰,四萬大軍的陣勢基本已經成型,兩翼的騎馬在陣型邊緣不斷遊弋穿行,蠢蠢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