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府再次瞥了一眼李治的表情,心中頓時微喜,自己剛才這一步走對了。
作為政治人物,朝堂大佬,其實是不存在什麼做人原則的。李義府以前跟李欽載結有仇怨,但不代表李義府會鐵了心跟李欽載作對。
比如此刻,李義府掉轉槍口,維護李欽載,倒不是他與李欽載的仇怨消失了,純粹是因為李治的臉色。
陛下快樂,便是老臣的快樂,陛下若不快樂,老臣想辦法讓陛下快樂。
這就是李義府的想法,就是如此樸實無華。
原則?不,混跡朝堂的人若凡事講原則,早就被大浪淘沙淘得乾乾淨淨了。
李義府說完後,李治迅速看了他一眼,目光中充滿了讚許。
近年來李治對李義府處處看不順眼,只因李義府是武后的羽翼,李治早已有了替換調任之心,李義府對此亦隱隱有察覺,今日站出來幫李欽載說話,正是為了緩和他與李治之間的關係。
事實證明,李義府今日確實做對了選擇題。
朝堂上沸騰的輿論,隨著許敬宗和李義府兩位大佬的鎮壓,頓時啞火了。
李治目光淡然地掃了群臣一眼,緩緩道:“諸公皆是重臣,朝堂事,天下事,何事值得在太極殿上商議,諸公當有分寸。”
語氣平靜,卻暗含警告,李治說完後起身,宣佈散朝。
一個字都沒提李欽載,但群臣分明已看到了李治的態度。
聖眷就是聖眷,實實在在流露在外,未置一語,卻穩如磐石。
離開金殿之前,李治突然停下腳步,迅速看了許敬宗一眼。
許敬宗露出心領神會的微笑,朝李治微微躬身。
李治扯了扯嘴角,旋即繞過了殿後的屏風。
…………
長安街頭,一群街溜子正帶著自家的部曲招搖過市。
街溜子來自各家權貴,他們皆被李欽載親切稱為“小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