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李治你別慫小說筆趣閣> 第六百四十六章 長安傳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四十六章 長安傳聞 (2 / 3)

唐朝的官員也放年假的,名曰“休沐”,每逢重要的節日,或是春播秋收時節,上到朝堂,下到地方官府,皆有休沐之期,短則三兩日,多則半月。

以農為本的國度,任何與糧食有關的活動,無論是迷信的,還是務實的,君臣百姓都十分敬畏,而且必須無條件為收穫糧食讓道。

朝堂雖休沐了,但長安城卻莫名傳出一個訊息。

大唐收納吐谷渾,疆土遠邁先帝,自貞觀以後,當今天子不遜乃父,有聖君氣象,國中祥寧,萬邦來朝,豈可不賀?

故,聖君當封禪泰山,敬祀天地,耀於廟堂先祖,仰彌九天神明。

民間傳出這樣的聲音,實在不同尋常。

更不同尋常的是,這道聲音在短短兩日內竟傳遍了長安城各個角落,無人不聞。

簡單的說,就是全城百姓裡有個人突發奇想,覺得當今天子如此牛逼,是不是可以封禪泰山了?

話傳出去,聽到的人紛紛覺得,確實如此,如此牛逼的天子,必須讓老天記住他的姓名。

莊戶家的孩子多割了幾斤糧食,當爹的都要狠狠誇他幾句。

君臣打下了數千裡的疆土,難道不該表揚?

必須站在最高的泰山之巔,把自己的功績吹噓一遍,然後求老天爺親親抱抱舉高高。

李欽載也聽說了這個傳聞,頓覺心口發堵。

封禪泰山,不能說昏庸,但很顯然,時機不對。

李欽載這個首功之臣都沒飄,李治卻好像有點飄了。

腦子裡只想著如何炫耀自己的功績,卻渾然忘了大唐剛經歷大災之年,北方各地州縣如今仍在被南方的糧食源源不斷地賑濟。

今年的春播還沒開始,不知是否風調雨順,蘇定方領三萬大軍仍在吐谷渾境內掃蕩殘敵,每天都必須消耗大量的糧草。

國庫空蕩蕩餓死耗子,李治卻還在想著封禪……

都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這位當了家的卻也改不了紈絝性子,為了炫耀功績,什麼都不顧了。

這不是明君該做的事。

李欽載清楚地記得,封禪泰山的主意不是李治想出來的,而是武后的建議。

所以說,老孃們兒當家,房倒屋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