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的時候,他能活生生咬下吐蕃的一塊肉來。
兩日後,全軍整備完畢,黃沙漫天的荒原上,李欽載下令開拔。
從斥候探得的情報上,李欽載確定了第一次襲擾的目標。
一支大約三千兵力的吐蕃軍,正在大非川南部向大唐邊境巡弋,肅清這個範圍內的吐谷渾殘餘兵力。
這塊肉,李欽載必須吞下去。
一場設伏狙擊戰,在李欽載,孫從東和宋金圖三人的佈置下悄然成形。
半天趕到一處必經的丘陵外埋伏,半天等待。
傍晚時分,果然等來了三千吐蕃軍。他們正在朝邊境進軍,目標是吐谷渾一個逃竄的部落。
經過那片丘陵時,李欽載果斷下令發起進攻。
兩千兵馬封死退路,兩千兵馬壓住左右側翼,中軍一千兵馬以及八百三眼銃正面狙擊。
勝負毫無懸念,以有心算無心,無論是兵力還是兵器,以及地形地勢,李欽載所部都佔了絕對優勢。
半個時辰就結束了戰事,三千吐蕃軍全軍覆沒。
李欽載下令故意放走一隊吐蕃軍,讓他們逃回吐蕃大營報信。
接下來便是迅速打掃戰場,收集戰利品,所有的糧食飲水,兵器戰馬全都帶走。
最後李欽載一聲令下,五千餘兵馬飛快遠遁。
休整一日後,斥候再次打探到情報,一支兩千人的吐蕃軍在祁連山脈附近活動,目的也是肅清吐谷渾部落殘部。
李欽載再次下令出兵,又是一場毫無懸念的設伏狙擊戰,兩千吐蕃軍團滅。
老規矩,放走一隊吐蕃軍,讓他們逃回吐蕃大營報信。
接連數日,幾場狙擊戰下來,吐蕃兵馬竟被李欽載所部剿殺近萬。
吐蕃大營內,祿東贊終於坐不住了。
李欽載的頻繁動作,已打亂了他的部署,從逃回來的吐蕃軍零星的情報中得知,李欽載從吐蕃大營突圍後,竟無聲無息聚集了五千餘兵馬。
這位大唐天子使節,已不再是輕微的疥癬之患,他已成了吐蕃軍在吞併吐谷渾過程裡的心腹大患。
祿東贊每天都在算著日子,算著蘇定方大軍到達吐谷渾的時間。
每一天對祿東贊都是至關重要,一旦蘇定方的大軍趕到吐谷渾,整個戰局又將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