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郡公,不論你與李欽載的仇恨多深,在大唐吞下吐谷渾之前,你不要做任何誤國讒忠之事,否則就算陛下不處置你,本宮也不會放過你。”
說著武后又悠悠地道:“前些日,長安諸宗親進宮,向陛下參劾李欽載,並請陛下更換使節一事,想必你也聽說了。”
“二十餘位宗親,被陛下貶謫削爵者十餘人,下旨嚴厲訓斥者五人,閉門思過者三人,無一倖免。前車之鑑,李郡公好自為之。”
李義府顧不得擦拭額頭的冷汗,垂頭惶恐地道:“皇后,臣已知罪,願贖己罪,求皇后指點。”
武后嗯了一聲,道:“李欽載在吐谷渾撐得很辛苦,你若有心,不妨在後方幫幫他。”
“臣願聞其翔。”
“吐谷渾諾曷缽可汗和弘化公主已撤回大唐境內甘州,你可在私下敦請可汗上疏天子,訴吐蕃之罪,求大唐興王師,伐吐蕃,並在朝會上發起共議,請天子發檄文,布天下,王師出征,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
“另外,你可助戶部尚書籌集糧草,助兵部撥付戰馬軍械,吏部遴選官員,為吞下吐谷渾後的地方治理提前做好準備。”
“可做的事情太多了,心術若正,你自然知道該如何做。”
李義府誠惶誠恐地告退。
武后獨自坐在大殿內,表情一如既往地清冷。
她是大唐皇后,不是富貴人家的主婦,她的格局與心胸,也不是尋常女子能比的。家國大義與私人恩怨方面,她比朝堂上的臣子更清醒,更端正。
透過珠簾望向殿外陰沉的天空,武后幽幽嘆道:“確實是人才難得啊,誰都想不到,他居然能創出如此局面,可惜不為本宮所用……”
…………
鄯州城。
五千餘將士披甲執戟,騎在馬上靜靜等待李欽載從刺史府走出來。
休整已畢,今日又要出征了。
蘇定方大軍到來之前,李欽載麾下這五千餘兵馬便是大唐在西北的定海神針,他們要起到攪弄風雲,牽制吐蕃的重要作用。
短短休整兩日,將士們儘管仍有些疲憊,但李欽載還是決定繼續出征。
良久,鄯州刺史陪著李欽載,從刺史府內走出來。
府外將士們一凜,紛紛在馬上直起身子,長戟指天,無聲地向李欽載行禮,表達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