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歲的她此刻很矛盾。不知該為自己的家國復仇,還是甘心認命從此成為這位滅國仇人身邊的奴婢。
與人群道別後,趁著天沒黑,李欽載急忙去兵部,向兵部官員交卸了兵權。
兵部官員查驗過後,頓時一臉崇敬地朝李欽載行禮。
滅倭國之功早已傳到長安城,李欽載都沒想到自己最近在長安城已經紅了。
大唐立國以來,打服過不少國家,但真正意義上的滅國卻實在不多,以前的突厥和薛延陀算兩個,西邊的高昌國算一個,東邊的百濟國也算,但百濟滅得拖泥帶水,劉仁軌至今仍在百濟清剿餘孽。
唯獨李欽載滅倭國,實在是幹得漂亮,尤其是速度快,破壞性強,唐軍所到之處,倭國城池基本化為一片廢墟,鮮有例外,就連倭國京都飛鳥城都被一把火燒了個乾淨。
這樣的漂亮乾脆的滅國之功,訊息傳到長安時,委實令君臣和百姓側目。
如今長安朝堂和市井都在傳聞,英國公李家不可避免地成為了人們的談資。
不愧是英國公之孫,不愧是將門虎子,原以為李家三朝氣運聚於英國公一身,英國公之後,李家難以避免衰落,誰知英國公的孫兒更是青出於藍。
有此一戰,李家的氣運最少能延續一甲子。
一臉茫然的李欽載接受了兵部官員的崇拜後,將公事交接完畢,又打發部曲送李素節回太極宮,最後李欽載領著部曲回府。
回府的路上,李欽載的表情終於忐忑起來。
滅倭國之功他根本沒放在心上,他滅倭國不是為了立功。
但李欽載只記得自己當初是違令擅自更改航道登陸倭國,違反軍令之事可大可小。
無論立了多大的功,自己有錯在先,尤其是自己的爺爺本是名將,最是反感違抗軍令的人,回到家後還不知是怎樣的下場……
離英國公府還有一兩里路程時,李欽載忽然停下腳步,對劉阿四道:“你把身上的甲冑除下,給我披戴上。”
劉阿四一愣,然後瞭然一笑,很痛快地脫下甲冑,不僅如此,還在李欽載的屁股上多墊了一塊皮甲。
“咳,五少郎,回府捱揍時莫忘了護住頭,還有,先跑了再,往後院花園裡跑,那裡矮叢甚密,趴下的話很難被發現。”劉阿四笑著提醒道。
李欽載感動地拍了拍他的肩:“好人一生平安。”
…………
來到英國公府大門外,門外值守的部曲早已認出了他們,立馬快步迎了上來,見面便行禮。
“恭賀五少郎凱旋歸府!大唐萬勝!”部曲們齊聲喝道。
李欽載也含笑回禮,然後忐忑地看了看英國公府高聳的門楣。
“咳,爺爺睡下了嗎?”李欽載拽過一名部曲小聲問道。
部曲愕然:“五少郎,此時天都沒黑,老公爺怎麼可能睡下。”
李欽載失望地道:“不是都獨居空巢老人瞌睡多嗎?他為何如此精神?”
部曲低聲道:“老公爺聽五少郎回府,已在前堂等候多時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