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件聽起來有點怪怪的……
總之,時機巧合得好像李欽載盯著他的心思,而特意開發的新產品似的。
發明新物件很稀奇,更稀奇的是,李欽載能夠貼合上意,每次都找準了時機發明出新物件,這就很討喜了。
不知別人怎麼想,反正李治很歡喜,同時李治也愈發堅定了他對李欽載的猜測。
此子必是墨家弟子,身負絕世才學。
寫得錦繡文章,作得不朽詩句,在帝王的眼裡也算才學,但只是為盛世錦上添花的才學。
李欽載所負之絕學,才是真正被帝王重視的,帝王需要什麼,他便給什麼。
出身又是三朝功勳之後,對官場和權力又沒有任何野心。刻意避開朝堂勾心鬥角的爭鬥,更不摻和國事朝政和帝王家事,像一個隱士般蝸居於鄉野。
這樣的人才,李治怎能不喜?
“王常福,速遣禁中快馬,召李欽載回長安奏對。”李治當即下令道。
“且慢!”武皇后突然制止了王常福,轉身對李治道:“陛下,臣妾以為,天子當禮賢下士,對經緯天地之英才當大禮以求,方得忠心。”
李治一怔:“皇后的意思是……”
武皇后嫣然一笑:“陛下應該親自去見見李景初,親眼見見他造出的新物件,是否如他所說那般厲害。”
“天子折節屈尊,親臨而就,對李景初來說更顯隆重和恩寵,此子有大才,當須以禮求之。”
李治沉吟過後,讚許地看了武皇后一眼。
這個女人的胸懷,比昂藏男兒更大氣,更宏博,明明是個女兒身,內心卻奔騰著大江大河。
這或許便是她的魅力所在,李治當初不顧天下臣民譏諷反對,將這位曾經侍奉過父皇的女子冊立為皇后,除了愛意之外,她的性格和格局觀也是原因之一。
“便依皇后所言,常福,備車馬,簡儀仗,朕親自去一趟甘井莊,哈哈,說來景初親手所烹的佳餚,朕垂涎久矣,又可大快朵頤。”李治爽朗大笑道。
武皇后淺笑嫣然,目光流轉,飛快在李素節和李顯兩位皇子身上一掃而過,對李顯略感失望。
皇子之間不能不做比較,明明是兩人同時親眼見到的東西,李素節留了心,立馬將它聯想到能否用於軍事,而且還特意央請李欽載不要外洩秘方。
而李顯,僅僅只是聽了個聲響兒,就沒有然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