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魏朝李欽載身後看了一眼,搖頭道:“附近方圓有十幾個莊子,高低六七座山巒,靠這點人搜不出什麼,此時正該調集所有能用之人。”
“我等莊戶雖卑賤,卻在此地過了大半輩子,附近每一座山,每一個莊子我們都熟,五少郎,讓我們莊戶領路,有大用。”
李欽載也不矯情,點頭道:“多謝老魏了。”
“莫說見外的話,你的孩子也是老公爺的曾孫,我等老兵怎能視而不見?老邁之年還能為大將軍效一回力,是我等的榮幸。”
老魏不再多說,轉身揮了揮手,沉聲道:“入過府兵的,都站出來!”
莊戶人群裡站出二十餘人,年紀大多四五十歲,顯然都是解甲歸田的老兵。
老魏指著李欽載身後的數百人隨從部曲,道:“每人領一隊帶路,每隊二十來人,分四個方向進發,帶足乾糧和火把。”
“若遇敵蹤,先圈起來,再報信,莫害了孩子性命。”
所有莊戶齊聲轟應,各自選了隊伍,站在前列帶路出發。
老魏緊了緊身上的穿戴,此時的老魏不再是憨厚老農的形象,他穿著一身陳舊的皮甲,腰間用麻繩紮緊,腰側掛著一柄刀。
刀鞘黯淡,上面鏽跡斑斑,可誰都不會懷疑,刀鞘裡面的刀依然寒光逼人,見血封喉。
老魏朝李欽載抱拳一禮,然後挺胸領了一隊人馬出發,朝深山裡行去。
老魏的背影也像一柄塵封已久的刀,儘管刀鞘已生鏽,但刀還是那柄刀,它,只是沒出鞘。
…………
十餘騎飛馬入長安。
進了長安城門後,十餘騎互相招呼了一聲,然後撥轉馬頭,朝各家飛奔而去。
剛到掌燈時分,長安城各家功勳權貴被驚動了。
李欽載的兒子被歹人所劫,需要人手搜尋渭南縣。
訊息頓時震驚了長安各功勳家。
這年頭基本算是民風樸實路不拾遺,很少聽說竟有歹徒擄人的事發生,而且居然發生在英國公之孫的身上。
事涉權貴,可以說是國朝大案了。
那些有子弟在李欽載門下求學的權貴家中頓時沸騰起來。
“所有的部曲都派去渭南,全部!狗雜碎,要翻天了,敢幹劫人的買賣,逮住了他們老子親手攥出尿來!”契苾何力在家中拍案怒吼。
“咱家離渭南縣最近的幾個莊子,所有壯年莊戶都調去渭南,聽李欽載調遣。”中書侍郎上官儀端坐家中,捋須沉穩地道。
“爹,景初兄之子被劫,孩兒請命,率家中部曲馳援搜尋,爹,快給部曲下令,遲恐生變!”薛訥在薛仁貴面前急得上躥下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