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李賢仍然很懵懂,他還不知道未來等著他接收的紅利究竟多麼豐厚。
“三五年後,若是平了吐蕃,放眼天下,大唐豈不是已無敵手?”李賢興奮地搓手。
李欽載搖頭:“從軍事上來說,是的,大唐基本已無敵手,但是,太子殿下,大唐無敵手不見得是好事。”
“為何?”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不需要我教你了吧?好戰必亡,忘戰必危的道理你肯定比我更清楚吧?”
“一個國家若是強大到連敵人都沒有,那麼離它覆滅也就不遠了,別不承認,自己翻翻史書,秦漢皆以強亡,舉凡國祚綿長的朝代,一定會有一個或幾個難纏的惡鄰居。”
“它們像魚群裡的鯰魚一樣,不停地刺激魚群保持逃命和壯大的動力,一旦失去這種動力,魚群滯緩下來,就會出現一條條肚皮翻白的死魚。”
“國家朝代也是如此,你父皇在位時,把強大的敵人都消滅了,作為未來天子的你,肩上的責任更重,維持社稷運轉的難度更大。”
“還有就是,真正的敵人從來不在外部,而在內部。再堅固的堡壘,都是被自己人從內部攻破的。”
李賢一凜:“內部的敵人?”
李欽載點頭:“沒錯,內憂外患,再太平的年景都會有。太子殿下,你將來要面對的問題也許更多。”
“比如世家門閥的勢力,比如土地兼併的現狀,由此而引發的各種問題,處置稍有不當,社稷便會陷入動盪,從而重蹈秦漢強亡的覆轍。”
李欽載說這番話時很冷靜,在李賢面前,他不願唱讚歌,不願粉飾太平。
事實上,這些確實是李賢未來要面對的問題,很多問題連李欽載自己都沒有解決的方法。
而且很多問題單靠軍隊武力是無法解決的。
李賢美滋滋地想著未來如何收取航海時代的紅利,李欽載必須給他淋一盆涼水,讓他冷靜冷靜。
真以為躺在父輩的樹蔭下只管坐享其成就行了?治國哪有如此簡單。
李賢終於察覺到皇帝不是那麼好當的,想想未來自己當天子後要面對的這些問題,此刻終於有點惶恐了。
起身朝李欽載長揖一禮,李賢嚴肅地道:“如何處之,還請景初賜教。”
李欽載想了想,沉聲道:“有一個辦法……”
“賢洗耳恭聽。”李賢的態度愈發謙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