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羿決定仔細辨認辨認,這一路,聞到可疑氣味資訊就抓起來!
繼續前行。
他們看到了一片竹林。
聞隊長此行就是為了去目標位點檢視那裡開花的竹林,而沿途中,遇到竹林也會做記錄。
相比起偶遇的王錦蛇和菜花原矛頭蝮,他們對竹林的記錄更詳細。
聞隊長大致看了一眼竹林,“密度稍大,但也屬於適中範圍,適合大熊貓棲息。”
大熊貓有它們自己的最優覓食取食策略,喜歡在密度適中的竹林覓食。
竹林密度太小,取食花費的時間和消耗的能量增加。
而密度過大的竹林,營養質量相對較差,大熊貓那體態身姿,在其中穿行更困難。
聞隊長從竹叢覆蓋度來判斷,推測這裡可能有大熊貓活動過。
風羿抬手指向一處,“那邊有,嗯……‘青團’,比較新鮮。”
這裡的“青團”代指大熊貓的便便。
大熊貓可以消化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粗蛋白,但對粗纖維的消化卻極其有限,因此,吃進去的竹子沒被消化多少,就被排出來了。
吃的竹子多,消化有限,排出來的“青團”會帶上些竹子的清香。甚至還有人用它來造紙。
但如果吃的食物含更多粗蛋白,消化得多,那排出來的氣味就不那麼好聞了。
不過,對於科研作業或調查巡查人員來說,甭管好不好聞,找到就很興奮啊!
風羿那句“比較新鮮”讓三人精神一振。
在野外,“青團”很容易被破壞,想找到完整的可不容易,只能趁“新鮮”。
聞隊長他們在風羿所指的地方,發現了完整新鮮的“青團”,很是高興。聞隊長和一名隊員拍照取樣以及做記錄,另一人負責警戒。
風羿沒別的事,也留意著周圍。
“聞隊長,那隻大熊貓就在附近,現在還處於安全距離。”風羿說。
聞隊長頭也不抬,“保持警戒,我們繼續記錄。”
大熊貓一般不會主動追人,除非刻意去靠近挑釁,大部分時候它們會先避開。
而且,大熊貓在竹子核心區域覓食時,會保持一個較低的運動速度,而不是直接快速猛衝過來。
不過,他們現在屬於是闖入了對方的領地範圍,那隻大熊貓具體會怎麼表現,不確定。還是得做好應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