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教授:“真假無所謂,我對現有海蛇的基因更感興趣。以尋常的青環海蛇為例,它們的基因組中有九百多個基因家族發生了擴張,一千五百多個基因家族發生了收縮,因為這樣的變化,嗅覺,聽覺,視覺,氧氣感知,能量代謝,免疫應答,等等方面的功能都發生了變化,才有了現在的樣子。
“大自然的正選擇,適者生存。我喜歡透過基因去解密,去尋找它們曾經的樣子。”
聽沈教授這麼說,風羿自己也好奇:
跟我的祖先相比,哪些基因發生了收縮?哪些基因發生了擴張,又有哪些屬於正選擇?
不過他們這個種族,好像每一代都不一樣啊。
他的毒液屬於複雜中的複雜型,毒牙是大管牙。
姑奶奶是血循毒為主,卻是小溝牙。
再上一輩,疑似沒有很強的毒素,可能沒有毒牙。
這個“正選擇”的標準,究竟是什麼?
和平年代,這麼強的混合毒,這麼大的牙,它合理嗎?
沒有太糾結這個問題,沈教授吹海風吹得打了個噴嚏,風羿把他推回監測站了。
除了沈教授這個傷員,任務小組其他人很快就要離開笠城,沿著海岸往南,前往下一個觀測站,繼續收集海蛇資料。
不同位置的觀測站,規模也不一樣,有大站也有小站,有的離市區遠,有的離市區近。
居住條件就算不是太好,也不會太差,畢竟這些是有經費支援的。
國內是由三個任務小組收集資料,他們這個任務小組負責三分之一區域,透過這些任務來更新海蛇資料庫以及它們的毒素資料庫。
這樣的資料庫對風羿沒有太大的用處,但是可以為很多研究人員提供資料支援。
——
陽光從窗外照到餐桌上。
風羿捧著他的法海缽在嗦粉。他今天沒有任務,休息一天。
Steve一個電話打過來。
“風羿,什麼時候回陽城?我會在陽城停留一段時間,你要是任務期間有假期的話,回陽城咱聚一聚,我剛認識了兩個非常非常非常可愛靦腆的女孩兒,介紹給你認識啊!”
風羿琢磨著Steve這句話。
重點不是“女孩兒”,是“非常可愛”這類形容。
以他對Steve的瞭解,在Steve眼裡,稱得上可愛的生物,總覺得,非人的可能性更大呢。
不過……
萬一呢?
“我今天就有時間,待會兒開車回陽城,現在這個觀測站離陽城不太遠,開車兩個小時就能到。”
“那正好!等你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