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最初作為一種選擇吉地的理論,只是對山川形勢的分析,描述,傳播範圍很小。後來慢慢的,風水便演化為風水術!”
“風水術把對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綜合評價及選擇變成一種可以用來操控的術數,當把自然環境等和人的命運掛鉤之後,便迅速傳播開來。”
“陰陽觀念是風水術產生的理論基礎,所以,歷代論述風水的著作皆是本諸陰陽。
《皇帝宅經》雲:
乾將三男震、坎、艮、悉屬於陽位,坤將三女巽、離、兌,悉屬於陰位。是以陽不獨王,以陰為得。陰不獨王,以陽為得。亦如冬以溫暖為德,夏以涼冷為德,男以女為德,女以男為德之義。《易》訣雲:陰得陽,如暑得涼,五姓咸和,百事俱昌。所以,德位高壯葛密即吉,重陰重陽則兇。”
“說起風水,就不得不提五行!”
“五行即水,火,木,金,土,它們最早是作為物質生成的五大要素而出現。
《尚書.洪範》雲: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
“到了陰陽五行家那裡,五行才產生了相生相剋的關係。”
“古人還認為五行與四季有關,並根據五行生剋的原理來解釋四季之間的關係,創立了旺、相、休、囚、死之說。
隋朝蕭吉的《五行大義.論四時休王》雲:
休王之義,凡有三種,第一辨五行體休王,第二論支幹休王,第三論八卦休王。五行體休王者,春則木王,火相、水休、金囚、土死,夏則火王、土相、木休、水囚、金死,六月則土王、金相、火休、木囚、水死,秋則金王、水相、土休、火囚、木死,冬則水王、木相、金休、土囚、火死。”
“風水學中,也要講八卦,九宮······”
雖然這堂課蔡老講的都是很基礎的東西,但是不得不說,他把很多東西都串了起來,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邏輯體系。之前大部分人都是自己摸索,或者長輩講一些,東西基本上都學的零零碎碎的。包括慕塵也是,雖然他能把自己學到的東西融會貫通,但是有沒有人指點,差別還是很明顯。
就像蔡子檀,他的知識體系就很完善,用起來也就更加得心應手,哪怕很多東西現在還不知道,也比很多同級別的人強得多。
慕塵用心做著筆記,梳理著自己的邏輯線,把之前一顆顆散亂的小珠子整理到應該的位置。
這一堂課,慕塵雖然沒有學到什麼新東西,能力卻有了明顯的提升。他本就善於自己學習,又有郭璞的筆記在,單說理論知識,並沒有幾個人比他強,今天,他總算是把自己的短板補了一下。
天才們在瘋狂汲取營養,庸才們卻只感到索然無味。那些人本以為來到這會學到什麼了不得的東西,沒想到蔡老講的卻都是他們早就知道的,不免有些失望。
而且,不得不說,蔡老講課,真的是一點意思都沒有。他記性很好,一直在引經據典,就更加聽的人腦袋發昏。
這些東西蔡子檀從小聽了八百遍,他又不用重新建立知識體系,就更沒什麼好聽的,索性趴在桌子上睡起了大覺。
蔡老看著蔡子檀,簡直氣不打一處來,一巴掌把他打醒,“蔡子檀,你來說一說太祖山,少祖山,列祖山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