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最終被周瑜說服了。
他不得不承認,周瑜所言的辦法風險最小。
但上書自認有罪……明明他乾的是好事,卻還要自傷臉面。
心中難免有些不爽利。
不過黃忠倒也不會因此遷怒於周瑜,反而對周瑜更重視了。
至於周瑜,他陪在黃忠身邊,看著呂布等人因為這一本提前認罪的奏書而不情不願的模樣,深思起來。
在周瑜看來,儘管在此事上,黃忠他們的本心並沒有錯,但所做的事的確已經逾矩了。既然事實如此,為何對承認錯誤這般抗拒?
周瑜想到了一個答案——視臉面勝過規矩。
或許是天子對西園軍太過重視,亦或是西園軍成軍以來的勝利太過華麗。
總之,在周瑜看來,看起來十分精銳的西園軍中自將校開始,似乎滋長了驕縱之心。
這可不是一個好預兆。
不過眼下,這還只是一個隱憂而已。
周瑜將此事記在了心裡。
跟在黃忠身邊越久,周瑜越發現,西園軍不愧是精銳之師,和那些州郡兵之間的差距很是明顯。
行軍之時的佇列、士卒的體力、對命令的執行力度……幾乎是全方位的領先。
甚至軍中竟然還有軍士在行軍之餘還在學習讀書寫字的。
這讓周瑜大為感嘆,大概這就是西園軍驕縱的本錢吧!
這個年,周瑜是在軍中過的,就在大軍準備渡江之前。
不過位置卻是在他的家鄉廬江郡。
太守張昭帶著當地包括周氏在內的幾家豪族豪強,為平叛大軍帶來了好酒好肉。
黃忠並不想為了過年而放慢腳步,是以只留下了肉。
如此決定,西園軍士卒皆無怨言,反倒是被帶來的州郡兵和民夫在知道後有些怨聲載道。
但黃忠並不理會這些閒言碎語,只留下一句“行軍途中敢飲酒者自我以下,皆斬”。
然後,次日,周瑜就在船上了。
“公瑾,你這辦法真好用!”呂布拍了拍周瑜的肩膀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