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劉協陪著他離開,諸葛亮都不知道屏風後面藏著的是誰。
問及劉協,後者卻連連搖頭,連連強調他真的什麼不知道。諸葛亮暗暗思量,覺得劉協這謊話說的,是個人應該都能看出來。
卻不知劉協也在心中腹誹,既然諸葛亮已經知道有人了,他也都已經暗示的這麼明顯了,平日裡這麼聰明的人,怎麼這個時候忽然變成榆木腦袋了呢?
諸葛亮離開後,何太后立刻喚出藏在屏風後面的人。
萬年公主羞羞答答地走了出來。
何皇后笑著問道:“壽兒方才在屏風後面看了,覺得如何?”
萬年一時糾結語塞,答不出來。
劉辯見狀,為劉壽解圍道:“不用急著給出答案,終身大事,不必急於一時。”
雖然值此時代婚姻大機率也只能先婚後愛,卻也沒有說剛見一面就得定下來的,他想著,大可以再安排接觸兩次。
萬年紅著臉,用著不太大的聲音說道:“婚姻大事,壽兒不敢多言,祖母,母后、皇兄替壽兒做主就好了。”
劉辯:……
女大不中留啊!
董太后與何太后皆是會心一笑。
……
諸葛亮在自己再度得到召見時終於發覺不對勁了。
這時,他敏銳的覺察到了兩位太后身邊多了一個人。
一個明豔的少女正安靜地坐在兩位太后身旁,他進來時,少女正在說著什麼話,巧笑嫣然。
他腦海中一道驚雷閃過,忽然意識到,少女的身影與屏風後面的很像。
他終於想明白屏風後面的人是誰了。
諸葛亮多聰明的人啊,只是此前從未朝這個方向想過,而今一朝醒悟,箇中關竅立馬瞭然。
只是年少的丞相雖然早熟,可面對婚姻大事顯然還是缺乏心理準備,止不住的羞澀。
匆匆瞥了一眼之後,無論是出於禮節不能直視太后,還是少年人的懵懂心思,都讓他不敢再看。
劉辯則遺憾於不能將少年丞相如今的情況及時記錄下來。
劉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他還是希望婚姻雙方能夠先了解一些自己的良人。
自古以來,公主與夫婿之間鬧矛盾的數不勝數,既為了劉壽也為了諸葛亮,劉辯可不希望自己親手造就一對怨侶。
……
傍晚,諸葛亮又被車駕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