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文與單秀暗暗心驚,兩人面面相覷。
兩人受東溟夫人之令將杜伏威看中的兩件兵器送到他落腳的客棧。但沒想到看到眼前這一幕。
江淮軍將兵長史?那是絕不低於一國將軍的地位。這位捕快何德何能?
王行滿頓了頓,嘆了口氣道:“王某身為大隋人,哪怕身為小卒,也會為大隋而戰。背棄民族大義的事情,恕王某辦不到。”
“你怎如此死腦筋?”杜伏威頗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味。氣道:“性子直沒問題,但是你不能腦子也一根筋。民族大義講的是所有人民的義,而非楊廣一人之義。我們稱為義軍,反的不是楊廣。而是不義之人,不義之事。否則楊廣豈會由著我們存在?”
“在大隋境內分化大隋軍力,將朝廷的兵變為私兵。在我眼裡你們就是叛軍,有何義字所言?”王行滿喝問。
“孝忠君王自然沒錯,但也要明辨是非。難道要你去死你也去麼?”杜伏威問道。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王行滿連一絲猶豫都沒有。
“你果然愚忠。”杜伏威搖頭嘆道:“但若不是君要你死,而是臣要你死呢?還是奸臣。你又該如何選擇?難道你忘了前兵部尚書是如何被宇文閥所陷害?”
王行滿一怔。竟不知如何回答。
“你說我們乃是叛軍,可知我們三十多萬江淮軍,若不是揭竿而起。我們至少有一半的人已經被那些貪官害死。你說的民族大義,就是看著他們去死,而無動於衷麼?”
杜伏威的話,句句戳中王行滿內心。
“你們那是……小義!”王行滿有些底氣不足的道:“所謂大義,是民族一統……而非製造D亂……”
“若天下沒有門閥,沒有貪官。我杜伏威保證第一個降隋。可現在,楊廣亦被門閥架著有心無力。若自保都不能,如何談大義?你自己好好想想。我始終相信,等我們江淮軍可以碾壓四大門閥的時候,楊廣自然會找上我們。那時候,才是我們展現真正大義的時候。”
王行滿呆立原地。
忠,義!自古兩難。
前兵部尚書李圓通若是不忠,又豈會得罪宇文述?
他認同杜伏威一句話。只有足夠的實力跟權利,你才能展現你的忠心。
就因為王行滿是李圓通的親信。李圓通倒臺後,宇文閥指控他是反賊,那他就是反賊。如果自己有實力能跟宇文閥對抗的話……
……
“往後的運輸就要靠你們李閥自己了。我會請尚公為你們護航。”單美仙看著李世民道。
東溟戰船不可能幫忙把這批武器送到涿郡。能讓東溟島的大總管尚公帶人來幫忙護航,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李世民拜謝,同時下令將東溟號上的武器搬上李閥的船子。
……
當王行滿從思緒中回過神來的時候,杜伏威已經帶著兩人走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