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節 夢魘 (1 / 3)

坐上飛機後,伊水一直不敢睡覺,努力睜著眼睛看著窗外。窗外什麼也沒有,漆黑一片。只能看見玻璃上光線反射出自己的臉。疲憊,憔悴,眼睛卻是炯亮有神的。她忽然想起母親的眸子,心頭不由一緊,竟笑出。

我是你的女兒。,是你竭盡全力生下的女兒。我的細胞,血液,容貌統統帶有你的痕跡。為何,你不帶我一起走?或者讓我留在成都?你不必將我送回。回去後,我要如何面對外婆?回去後,你會再度帶我在身邊嗎?為什麼,你總是拋下我?如果這是因為愛,我寧願你從不曾愛我。

她始終不肯承認,母親是為了保全自己才讓自己回去。她將之視為母親的又一次拋棄。她始終不懂得母親,不懂得她的愛以及她愛的方式。

她不過是位十三歲的女孩。未來還未展開,便已種下某些魔咒。也許日後會解開。也許,不會。

走下飛機,走向出站口,藍伊水心中惴惴不安。害怕看不見外婆,又害怕看見外婆。這世間她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卻被自己那般傷害。不來,亦是正常。只是,她若不來,自己將怎麼辦?

她走出出站口,不敢像其他人般尋找自己的親人。唯有低頭,盡可能地加快腳步走過一群又一群相擁痛哭的人們。劫後餘生的重逢,這喜悅,不會屬於她。

“伊水。”

她站住,不敢回頭。

“伊水!”

她的淚湧出眼眶。仍舊不敢回頭。

外婆從身後抱住她,哭得聲嘶力竭。她說:“謝天謝地,你回來了,你還是回來了。”

她轉身,說不出一句話,唯有讓眼淚如泉湧。

回來後的伊水變得安靜。可以很長時間不說一句話,安靜地坐在座位上做著習題,作業,所有她可以做的東西。不去討論汶川地震,不去關注任何與之相關的訊息,也再不會因別人的取笑憤怒,尖叫。

有好事的同學知道伊水從成都回來,便笑著說:“藍伊水,你母親呢?是不是死在地震中了?看吧,你始終是個沒人要的孩子。”

伊水似沒有聽見,仍舊做著自己的習題。這樣的挑釁已經不具備任何作用。如若可能,她當真希望母親死在那場地震中。至少,她是最後陪在她身邊的人,握著手可以道別的人。

伊水從未如此深刻的感覺到孤立無援。似被丟棄在一座荒島上,什麼都有,唯獨沒有愛。而她,什麼都可以不要,唯獨愛是她一直追求的。尤其,是母親的愛。

母親始終沒有回來。

也許,有寄信。也許,沒有。

伊水貌似平靜地度過每一天。

她知道,她唯有這麼做了。守在外婆身邊,努力學習。

中考那一年,外婆舊疾複發,住進醫院。她隱約感覺到外婆的大限將至,不由緊張。

那段時間,伊水過的很辛苦。早晨起床後,趕去學校。中午趕回家做飯送給外婆。下午下課後亦然。一邊陪著外婆,一邊在一旁寫作業。時常不知何時睡去,醒來外面已是天黑。時常遲到。被老師叫到辦公室問話。被同學嘲笑。

那時的伊水,必須得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才能面對每天種種。那時的伊水,像旋轉的陀螺,被生活的鞭子抽的無法停止。

她不知道停下來意味著什麼。她只知道自己不能停止。

外婆的病沒有絲毫好轉,反而愈加嚴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