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工業民科小說推薦> 第946章 跨越長城,走向世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46章 跨越長城,走向世界 (1 / 2)

電信公司是由中科院計算機技術研究所和東星集團合資成立的,其實前者和眼前的這些人也都是研究計算機的,兩者本應能夠有所合作,但是卻分屬不同部門。也是直到最近,林強生才瞭解這裡有著這麼一項實驗。

1986年,王運豐教授帶領著研究組在一臺西門子7760大型計算機上,做網際網路方案設計和實驗。中國此前並沒有的概念,在計算機應用方面,發達國家心存戒備,重要裝置和技術都不向中國開放,國內計算機軟硬體不相容的問題非常突出。

這個問題直到維納措恩來到中國後才有所緩解,計研所用上了他從國外帶來的可以相容的系統軟體,這才具備了與國際網路連線和傳送電子郵件的技術條件。

維納措恩的夫人是北.京人,而王運豐早年曾在德國留學,他的夫人是德國人,雙方早已熟識。

維納措恩是德國網際網路之父,82年德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便出自他的手。這次來到中國,他索性把大半個研究小組都搬到了b精,與留守在卡爾斯魯厄大學的格德威克小組開始編寫電腦上的網路協議,這也是中國技術人員難得的學習機會。

發現了問題,中德專家技術人員又經過了一週的時間解決了這個技術漏洞。

6天后,當傳送鍵再次按下,與上次相比這次氣氛更緊張,過了一會,灰白色的螢幕上出現了“傳送成功”的字樣,眾人鼓掌慶賀。

林強生感嘆的說道“這就是中國第一封跨國電子郵件了,從此以後中國就叩開了網際網路的大門!”

專案建設人王運豐,計算機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澄炯,都高興的互相道喜。

李澄炯所長和林強生說道“林先生,以後中國的學術交流能和國家進行無縫對接了,可以直接和國外的大學研究機構的學者進行交流,方便太多了。你們做網路的可要快些發展啊,國外的同行都使用上了光纖,我們還用著電話線!”

林強生笑著點了點頭,說道“我們會的,中國的資料網路也會建立起來。”

他接著說道“李所長,我們國家本來了解計算機的研究人員就少,現在還這樣分散很不利於發展,我們電信公司非常歡迎您這裡的技術人員加入我們啊!”

李澄炯考慮了一下,說道“你這個小同志,竟然盯上了我們研究所。和你們合作可以,但是隻能以研究所的形式合作,不能以私人性質!”

林強生心裡說了一聲“老頑固”,表面上還是點了頭。

錢華林躊躇的說道“現在我們與國外的網路通了,b精的幾所大學和科研院所也可以聯接起來。”

林強生說道“這個工程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做科研示範網路。先把中科院、b精大學、華清大學聯起網來,做一個示範,要用高速光纖,現有的電話線路速度慢,質量差,和國外連線竟然還需要人工,什麼時候才能直接光纖連線啊,唉!”

錢華林苦笑的說道“洲際連線投資太大了,我們先從小的做起。”

他點了點頭道“那我這就回去,讓財務部門先做一個預算,如果這個示範網路建成了可是功莫大焉!”

林強生無所謂的說道“剛開始可能看不到什麼效果,不要期望太高,不過每一次進步都是為了中國網際網路打下的基礎!”

錢華林也知道現在的電信公司是純投入時期,看不見效益,如果不是有林強生的資金支援,恐怕這家公司早就關門了。

這時候,研究組接到了一個國際電話,是從德國打來的,維納措恩掛掉電話後高興的舉起雙手,興奮的向大家宣佈道“各位,我向你們宣佈個好訊息,我們的郵件德國方面已經接收到了,我們成功了!”

這回大家是真的激動了,先前研究組還不能確定德國那邊是否能順利的接收到郵件,繞過半個地球的距離任何情況都會可能發生。

中德兩方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們都相互鼓掌祝賀,高興得無以復加。

“老王,太好了,我代表研究所向你們研究組祝賀,我要給你們向請功!”李澄炯所長握著王運豐的雙手,激動說道,厚厚的眼鏡上彷彿都亮著光。

王運豐作為專案第一人,也異常激動,他說道“這是大家的功勞,還要感謝德國同仁們的幫助呢!”

“對,得感謝他們啊!”李澄炯笑著說道,他尋思了一下道“這樣吧,晚上我們舉辦個慶祝晚宴,你告訴措恩先生,感謝他們的無私幫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