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若是說沈謙這一天一無所獲似乎也不太恰當,他在跟著人流走的時候,從別人的談話裡瞭解到了許多奪丹大會的情況。
譬如主路里面的擂臺為什麼要分成一個大擂臺和八個小擂臺,是因為雖然交得起一千貢獻點參加比賽的人不多,但一般情況下也有百餘名,最多曾有過三百多人參賽的記錄,所以如果只有一個擂臺比試是安排不過來的。
那八個小擂臺就是用來做預選賽的擂臺的,只有到了最後階段剩約二三十人左右的時候,才會安排在最中間的主擂臺上比試。
而且沈謙還聽到了一條自己感興趣的訊息:那八個小擂臺在奪丹大會正式開始之前,竟然是對沒有參賽的散修開放的。
原來由於奪丹大會幾乎聚集了興國一半以上的散修,而這麼多修士聚在一起,難免會產生摩擦,甚至之前就有積怨的情況也不在少數,但是飛雲峰又不可能放任他們在集市中打鬥,於是便逐漸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有任何恩怨都可以去小擂臺解決。
飛雲峰也預設了這個做法,歷屆奪丹大會,凡是在小擂臺上發生的鬥法,即便有人被斬殺,他們也不會去管,但擂臺上只允許兩個人一對一的戰鬥。
不過沈謙感興趣的並不是可以在擂臺上尋仇,他現在只有煉氣四層,許多手段都不方便顯露出來,更不用說在擂臺之上,千百修士的面前了。
何況他的仇人,也就是鏡泊湖申家的那些黃衫修士修為都高他太多,就算他真的遇見了也絕不會白白上去送死,那只是無謀的莽夫而已。
他感興趣的是另一個有關小擂臺的訊息——這小擂臺除了用來尋仇解決恩怨紛爭之外,還能用於修士之間的友好切磋。
原來參加奪丹大會的散修這麼多,見這小擂臺既然能用來尋仇,便也試著用小擂臺與修為差不多的人比鬥切磋,飛雲峰同樣不阻止;但既然是切磋,那麼雙方都是點到為止,與尋仇的不死不休大不相同。
時間久了就形成了另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小擂臺分成用於解決恩怨糾紛的生死擂臺和修士之間友好比試的切磋擂臺。
像這屆奪丹大會,在主擂臺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小擂臺為切磋擂臺;東北、西北、東南、西南,這四個方向的小擂臺為生死擂臺。
沈謙現在欠缺的就是與修士鬥法的實戰經驗,否則之前也不會想著要用麻衫草履漢子來練手了,而切磋擂臺可以在相對安全的情況下比試,沈謙雖然同樣不能使出自己的諸多手段,但是他完全可以壓制住自己的實力去適應和熟悉修士之間的鬥法,這對於以後的實戰具有重大的參考作用,這讓沈謙如何不心動呢?
而且他之前從未在鬥法中使用過防禦法器,現在有了初階的龜殼,正好可以試試在實戰之中怎麼來運用和防禦,他甚至還期盼著能在切磋中找出赤星劍劈斷同階劍器的原因呢。
還有一點,在小擂臺上比試還是挺引人注目的,如果自己上了擂臺,那麼就很有可能被古姓儒生郭姓巨漢他們看見——如果他們還活著並且也來了奪丹大會的話。
當然,沈謙不準備馬上就去切磋擂,還得先試著找找風遁符什麼的,等到了二十五六號再去也不遲。
沈謙看天色已經不早,便往回走去。
雖然逛到那邊沈謙用了七個時辰,但回去的時候沈謙是在修士紮營的環狀地帶奔行,所以速度快了許多,不到兩炷香的時間就回到了眾人紮營的所在。
到了營地之後沈謙沒有回自己的帳篷,而是往程元化的帳篷走去。
這也是他們之前說好的,一天結束之後大家聚在一起交流一下,程元化的帳篷最大,自然就成了眾人碰頭交流的地點了。
進了帳篷後,眾人紛紛打招呼。
“沈兄可算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