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魚禿肺,活取青魚,從腹部劈開,取出魚腸上的魚肝,加以冬筍、青蒜、蠶豆燒燴而成。
這道菜的難度,比之前做的崑崙鮑甫和神仙鴨子更難。
無論是對刀工和食材處理,或者是烹飪技巧,要求十分苛刻。
首先,活魚劈腹,保證食材的新鮮,取出魚肝的時候,活魚會亂跳,這就極其考驗廚師的刀工和手法了。
如果不小心割破了魚膽,藍色的膽汁流出,魚肝就會有苦味,而且洗都洗不掉,只能作廢扔掉。
更加變II態的是,想要做出這道菜,最少要殺15條青魚。
因為每條魚的魚肝,只有拇指大小,湊不成一盤菜,所以需要宰殺15至20條青魚。
在取魚肝這一環節,蘇小年就花了將近二十分鐘,最後終於取出足夠的魚肝。
接下來,洗掉魚肝血漬,切下魚肝兩葉,撕掉兩條黑線,濾除水分,再均勻切塊。
整個過程,非常複雜。
若是普通人,做這盤菜,沒有三四個小時絕對搞不定。
蘇小年這邊的動靜,立刻引起了臺下觀眾和裁判的注意。
大家都很疑惑,他究竟在幹嘛?
做一道菜,需要殺十幾條魚?
而且殺掉之後,只取魚肝,其他的部位都不要。
即便是見多識廣的裁判,也從沒見過如此奇怪的菜譜。
另一邊,其餘選手做的菜都還算正常。
劉豐做的是把子肉,一道華夏有名的小吃。
陸遙在做油爆鱔魚糊,本幫菜。
聽名字這道菜是炒黃鱔,其實不是,這道菜最主要的食材是香菇,把曬乾的香菇切成條狀,加香油蔥姜爆炒,最後出鍋的時候,一條條的香菇,就像鱔魚一樣,如果是高廚來做這道菜,不僅是外觀像,就連味道和炒黃鱔一模一樣,非常神奇。
主持人解說道:“看來大家都各自使出了看家本領,我們的四強賽競爭比預想的還想激烈,不知道這次究竟誰會成功晉級呢。”
臺下的觀眾炸開了鍋。
“廢話,當然是我家蘇素晉級,其他人都是菜雞!”
“陸遙最強,不解釋!”
“蘇素女神加油!”
“陸遙加油,幹掉蘇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