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白曉天安排了幾匹快馬朝著周圍行進,主要的目的便是為了防止單於從其他城門逃跑。
五日後,中午。太陽很毒辣。
白曉天穿著銀色鎧甲,並沒有佩劍,不過卻沒人敢打馬虎。
身旁站著蒙恬,眼前是三十萬士兵,騎兵、弓箭手等等。
白曉天股氣內力大吼道“聞鼓音,皆薄城下,四面圍城,各有所守,穿塹,塞門戶,櫓盾為前,戟弩為後,仰射城樓上人。”
震天的鼓聲響起,調動起一片戰鬥的汪洋。十五萬秦國大軍中,各國士卒穿著統一的軍服戰甲,操著統一語言的沖殺聲。逼近到了郅支城下,只攻一門,然後各自分工,開始有條不紊的對這座堅城進行人道毀滅。
城下秦軍排在最前列的是一支防護部隊,他們使用的是一種新型防護武器,叫做櫓盾,也就是長可蔽身的大盾。這是漢代的櫓盾,一般為雙弧形方盾,其縱中線凸起的形狀,有利於分解刺的力量,防護長矛與弓箭最為有效。
排在櫓盾手後面的被防護的,自然是攻城的主力部隊,他們或手持長戟,或手持強弩;強弩手負責仰射在城樓上守衛的匈奴士兵,長戟手則負責對強弩手近身掩護。
很快,城頭上的匈奴人就被弩箭射的抬不起頭來,抬頭幾乎就是一個死。
除了主攻部隊外,大軍中還有工程部隊,他們也都在櫓盾的掩護下,又是挖地道,又是撞城門,只要是能對城樓實施物理傷害的,士兵們無所不用其極。
在大軍驚濤駭浪般的沖擊下,郅支城風雨飄搖,岌岌可危。
不過要說郅支單於也是一個身經百戰、威震異域的軍事強人,豈肯輕易認輸?
很快,單於身披戰甲親自來到城頭。
跟隨的還有十多位美貌夫人,每人都拿著弓箭,搭弓射箭一系列動作猶如天生。
白曉天看得清楚,這些女人的準頭都不錯,基本是一箭一中。
蒙恬看著己方士兵居然被女人射殺十幾人,當即拔劍指向城樓,眼中殺氣騰騰,命令道“所有強弩,全部射向郅支單於和他的大小夫人,擒賊先擒王,射中者重重有賞。”
頓時所有強弩手都瘋狂了,他們也顧不了啥憐香惜玉,或許原本就沒有憐香惜玉。
朝著郅支城頭上的目標就是一陣猛射,箭雨過後,雲淡風輕。
但見郅支單於竟一手捂著口鼻,一手舉著彎刀在大吼大叫。
白曉天看得清楚,不知道是那個小子一箭就那麼巧,不偏不倚正射穿了他的鼻樑。
一個大洞流血不止,就好像穿條繩子就可以直接當成牛牽走了似的。
而他身邊的美女夫人們也大多香消玉殞,中箭墜城而死的,剩下受傷的,都躺在血泊裡大口大口的喘氣。
很快,就見到單於急匆匆的跑下了城頭,不見蹤影。
蒙恬大笑道“頭曼小兒,不過如此,此戰便是他的死期!”大軍士卒也都爆發出一陣鬨笑,士氣大振。
一顆導彈朝著城門口飛去。
“轟”的一聲,城門被炸得四分五裂。
兩人早有商議,蒙恬當即上馬,朝著白曉天點了點頭,隨後帶著三百黃金火騎兵分成兩列從城門沖了進去。這三百人的黃金火騎兵與之前的不同,他們全部拿著組合盾牌,短劍別在腰間。
因為城門被摧毀的莫名其妙,所以匈奴這方並沒有準備,但也在倉促之間紛紛轉身把弓箭對準黃金火騎兵。
而城下的大軍也趁此機會搭橋進攻。
搭橋進攻的主要目的便是為了與匈奴弓箭手近身搏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