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燕所處的朝代名為大慶,皇室姓朱,朝堂結構類似明朝,走文武並重的路線,文臣地位略高於武臣,沒有廷杖制度,沒有錦衣衛和東廠西廠,目前也沒出現宦官專權的苗子。
和蘇怡熟悉的華夏古代王朝一樣,慶朝也一度出現過諸侯王擁兵自重、尾大不掉的情況,所幸慶朝第二代皇帝吸取前朝諸侯亂政的教訓,頒佈了類似推恩令的法令,諸侯王傳到第五代後基本就只比地方豪族稍微強一些。
但也是因為這條法令,皇帝分封自己最寵愛的皇子的時候會盡可能的立名目給土地給礦場,生怕寶貝兒子的後代受窮受苦。
眼前這位安樂王朱承澤就是這樣的情況。
太皇帝直到晚年才生下這個小兒子,對他的寵愛可想而知,甚至一度想過改立幼子。
無奈朱承澤的母親出身太卑微,朱承澤出生的時候先帝又已經成年並且接觸政務,朝中大臣半數都擁護先帝繼承大統,太皇帝無奈,只能給小兒子各種封賞,臨終前還抓著先帝的手,要先帝以列祖列宗的名義發誓,絕對做手足相殘的事情,絕不傷害他最年幼的弟弟。
先帝是孝子,繼位後對朱承澤也確實厚道,給年幼的朱承澤封了安樂王,養在宮中,滿十五歲後放去封地,朱承澤母親留在宮中陪太后。
然而,朱承澤去封地不過數年,先帝便撒手人寰,繼位的小皇帝僅僅十二歲,從此,太后垂簾聽政。
太后擔心諸侯王作亂,以新君名義將諸侯王全部召回京城,讓他們輔佐小皇帝,三年下來,小皇帝羽翼漸豐,太后卻沒有放諸侯王回去的意思,也沒有還政皇帝的打算。
如今的朝堂,看著一派和氣,其實暗潮洶湧,所以有了皇帝為了給徐家下眼藥故意將徐玉燕嫁給姑夫的荒唐,又有了備受皇帝器重的皇叔安樂王親自來徐家喝茶的安撫。
看完系統關於大慶朝的朝政勢力的介紹,蘇怡心裡有了計較。
她緩步走到朱承澤面前,看著這個清雅又不失高貴的男人,款款行禮:“李長河新妻給安樂王殿下請安。”
不過,雖是皇叔,朱承澤也只比徐玉燕大五歲,比小皇帝大七歲,目前沒有正妃也沒有側妃,又文武雙全,是大慶朝受歡迎程度僅次於還沒有立皇后的小皇帝的鑽石王老五。
“玉燕,你我乃是青梅竹馬,這般稱呼,未免有些生疏。”
朱承澤的狹長鳳目中滿是笑意。
蘇怡回想徐玉燕的過往,幼時確實曾經隨母親進宮和朱承澤多番玩耍,於是微笑道:“想不到回家探望父母還能再見到昔日玩伴,確實是件幸運的事情。”
“孤王十五歲就去了封地,回來的時候,你已經閨中待嫁,也著實不便隨便見面。”
朱承澤搖著扇子,看徐玉燕的眼神頗有幾分熱切。
蘇怡意識到朱承澤對徐玉燕有情,有心藉著這個大慶朝僅次於皇帝的男人擺脫李長河,抬眸間,與朱承澤四目相對,頓時紅暈泛起,慌忙低下。
這時,徐宣德也把李振文和李湘雅介紹給了朱承澤。
李振文和李湘雅有意下跪行禮,朱承澤卻道:“你們母親曾與我母親相識,你們和我也無需行禮了。”
“謝王爺。”
李家兄妹很開心。
李湘雅看朱承澤的眼神也有了幾分憧憬。
朱承澤卻只是看著徐玉燕,道:“玉燕妹妹,你與李將軍為妻,日子可還妥帖?”
“……”
蘇怡低頭,默不作聲。
朱承澤的木光不覺銳利。
徐宣德是人精,見狀,急忙招呼道:“都進去吧!別在門口站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