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動一身白衫走在神京之中,身邊是穿著翠綠衣衫的俏晴雯,周遭之人對林動衣衫,晴雯面貌不曾有絲毫在意,只是到了兩人身前,人人自然會讓出路來。
“這元貞帝的半句話,真是讓翠環山清淨不來了,反倒要我們到神京之中來躲躲是非。”
知曉了天上有仙,面見了警幻仙姑的真顏,晴雯對自己是芙蓉女仙之事再不懷疑,整個人的心態自然是超脫了凡俗,看待王侯將相,便是另一種眼光,她已經不是賈府之中的小丫鬟了。
翠環山上的大興土木,歸根結底都是對林動的投資,只是這翠環山開始動土之後,林動素日所想要的清靜不在,乾脆就白天下山,晚上回去,將這翠環山中之事全權交給身邊道童。
這些個道童有林動平日教導,處理起翠環山中之事,倒也自有法度。
“人間自有人間事。”
林動嘆道:“自翠環山成為風口浪尖之後,這左近的和尚道士生了多少事,這背後的貴人王爺又生了多少事,若非我最近在磨合自身性子,輕易不想動火,此等孽障,早用雷火燒個乾淨。”
晴雯知林動此時輕易不想動了肝火,隨在林動身邊也是嘆道:“還真道人,這入世出世之後,才知這世間最難得的,便是這個真字,放眼此時的天下,真的能有幾人,偽的又有多少。”
就像儒家,畢生之所求,不過是明達體用,非是這等文章記誦,搖頭晃腦,鼓弄風月,而此時看著天下儒生,倒是搖頭晃腦,鼓弄風月的多,能將這畢生所學明達體用,依照文理行事的人能有多少,不過就是斷章取義罷了。
“錦繡笙歌之中,纏綿沉淪的多,看破世情的少,而成仙者,更無一人。”
林動一邊走,一邊指點晴雯,說道:“你看這廟堂之上,豈有真正的儒家之人?大賢者,皆在山野,難登廟堂,你看那寺觀之中,又有幾個真人?佈施供養,煉藥服餌,便是這翠環山,今後也不是清修之地嘍。”
晴雯看著眷眷紅塵,不由便生了厭棄之心,再想到翠環山中大興土木,更是由心反感,說道:“修道成仙,講究沖虛清淨,有了名師指點,自當謝絕萬緣,秉承一念,使得心寂寂如死,而人則可不死,使得氣綿綿不停,而後則可長生,內修一氣,再積功德,如此才可位列仙籍,無怪乎上古之時,修真之輩眾多,越是近來,人人越是沉淪。”
上古之時有真人,法於陰陽,呼**氣,獨立守神,故此壽比天地,無有終時。
中古之時有至人,和陰陽,調四時,離世俗,而歸修於真人。
而後有聖人,處陰陽之變,和八方之風,外不勞形體,內不損精,精神不散,可活百年。
而今僅有賢人,辨別四時星辰,明悟世間真理,壽限至於極時。
真人,至人,聖人,賢人之說,出自黃帝內經,近來晴雯識字讀書,故此印象深刻。
“謝絕萬緣,不如修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