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你這就錯了,想要印刷論語只需要用雕版印刷就行,速度絕對比寫字快捷。”李淵道。
在中國古代,雖然畢昇在北宋就發明了用泥模印刷的活字印刷術,可是到晚清更為通行的還是雕版印刷。
至於原因,一則是古代印刷的書籍更多是五經四書這種經義,內容千年不變,用雕版更容易,二則是其他書籍又不暢銷,要是用活字印刷,造價太大。
可雕版也同樣有很多缺陷,到了宋朝,雕版印刷事業發展到全盛時期,第一,刻版費時費工費料,第二,大批書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錯字不容易更正。
究根結底,這是一筆經濟賬。活字印刷絕對比雕版印刷要先進很多,但是初始的成本實在太大,那些泥模保管太過不易,而想要活字印刷,在古代最好的活字是用黃銅所做的。
不過太上皇這次採用的是西方的鉛活字印刷,價格可比貨幣屬性的銅要低廉許多。
銅,那可是錢。
“話雖如此,縱使印刷的速度快捷許多,但將作監的雕版印刷也只是印刷一些佛經,並沒有另作他用。”李承乾皺眉道。
“這就是李世民的短視之處了。”李淵暗自發笑。
李世民一直想要打壓世家的壟斷文化統治,實施了種種措施,開辦鄉學等等,但是就沒有發現在他眼皮底下的雕版印刷術。
透過雕版印刷術,就可以將書籍的成本大大降低下來,達到可以讓百姓也可以購買的程度。那麼長此以往,縱使百姓的讀書人先天弱世家一頭,但勝在百姓的基數大,文化的壟斷就會慢慢消失。
但令人可惜的是,李世民一直沒有注意到這點,若不是李淵在這裡提醒李承乾印刷術,恐怕他也想不起來在將作監還有這麼一出雕版印刷。
透過太上皇的提醒,李承乾頓時感覺一道靈光從天靈蓋到了他的眉心,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感覺,他說道:“我等之前何等愚笨,一葉障目,雕版印刷書籍的速度何等之快,可惜......就只被那些和尚用來印刷佛經了,皇爺爺暫且等承乾片刻,我這就入皇宮面見父皇,稟告此事。”
“此事不急,這等事情也不是急這麼一時片刻的。”李淵嘴角微微一抽,這熊孩子有點沉穩行嗎?
他話題一轉道:“還記得一月前,皇爺爺答應要送給你的結婚賀禮嗎?”
“承乾.....記得,不過昨天不就送過了嗎?”李承乾木訥道。
“那只是添頭,真正的賀禮是此物,它才是讓你真正......穩定儲君之位的寶物啊。”李淵低語道。
“它?”李承乾愕然。
“不錯,你資質愚鈍,遠不如你的兩個弟弟,恪兒外放出了長安,從此便與皇位絕緣,但對於他幸運的是從此不用擔心朝堂的明槍暗箭,然而青雀也不像他外表的那麼憨厚可愛,成立文學館絕對居心叵測.......”李淵沉語道。
“我......資質愚鈍......”李承乾頓時無語。
這句話怎麼看都是太上皇在罵他,但是想了想他相較他的兩個弟弟而言,真的是有所不如。
“青雀向來溫厚,他怎麼會對儲君之位有異心,怎麼說我都是他的大哥......”李承乾反駁道,可是他越說聲音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