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袍老者沒有疑他,開啟信紙看了起來。
“字還不錯!”
老者只是看了第一眼,印象分還算不出,他已經很久沒有收到這種信了。
沒想到最近一連收到了兩封信。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老者低聲念道,神色頓時微微動容了起來。
這封信既然是發給他的,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孔夫子的道理,越仰望越顯得高遠,越鑽研它越顯得堅固,看它好像在前面,忽然間又像在後面……
孔聖公臉上浮現出了一抹柔和的笑容,繼續看了下去:“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叢之,末由也已……”
直到這個時候,孔聖公古井無波的眼睛裡,像是掀起了軒然大波,驚濤駭浪。
這說的……他臉都紅了。
這句話的意思無非就是說,夫子循著次序,一步步誘導我,先教我博學文章典籍,然後要我以禮約束自己的行為。我想停止不學了也不可能,已經用盡我的才力,而夫子的道依然卓立在我的面前,我想再追從上去,但總感到無路可追從上去。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大夏太子林宇,贈孔聖公。”
孔聖公眼中寫滿了震驚,那道冠古今的這句話,讓他心情都難以平靜下來。
僅僅片刻,他立刻就明白了這封書信的價值,簡直是無價之寶啊。
諸子百家之中沒有爭鬥那是不可能的,所有聖公也都在爭高低,在世俗推行他們的道。
而在聖文大陸以南的諸國,都是推崇孔孟的儒家之道,民間也有不少讚頌聖公的詩詞、歌謠。
但真正做到讓聖公滿意,並且可以用來廣為人知的作品,寥寥無幾。
然而今天,孔聖公發現這封書信裡的內容,絕對可以用來廣傳天下,增加他以及孔府的名望的利器。
沒有之一。
“大夏太子林宇……”
孔聖公記起來了,似乎他之前才收到過一封書信,來自於大夏國公陳太玄。
說他孔家的門生孔令恆,被大夏太子緝拿進了詔獄。
具體什麼原因,信中沒有明說。
所以孔聖公也就回了封信,他的問題只有一個‘此為何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