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文天子不怒則已,一怒,朝堂註定血流成河。
守成的君王又如何?
歷代人皇,就沒有真正不舉起屠刀的。
有些底線,是絕對不能碰觸的,觸之即死。皇權之下,本是累累白骨,真當是別人送的?
“陛下,老臣不服,老臣要去拜見諸公,列祖列宗吶,瞧瞧您的子孫,竟是要剜去老臣的心吶……”
李啟明被侍衛直接拖了出去,隨後禮部侍郎秦塗,牛章等人也直接被拔下官帽,從朝堂中拖了下去。
弘文天子果斷乾脆的一面,讓朝堂中的諸臣,包括李黨也是大為心悸。
“陛下息怒,臣等願為陛下效死……”
一個大臣跪了,其他大臣見勢不妙,也連忙跪下,這個時候誰還敢站著,誰就得準備腦袋搬家。
畢竟,就算朝臣党項再厲害,頂多也就是跟人皇搶點蛋糕吃,掙點利益……
但涉及到了皇權,誰摸誰死。
固然大夏皇權也是武力打下來的,朝臣與王公貴爵也修為不弱,但大夏子民只承認林氏江山。
就算十大國公聯手,舉著反夏復周,反夏復趙,反夏復陳的旗號,試看天下有幾個人臣服。
人皇之位,沒有威望與實力,誰坐的不燙屁股?
大夏自太祖皇帝到弘文天子,歷經這麼多年,也明白文道修士橫行的大夏,君臣共治才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可有些朝臣,在亡國的王公貴爵誘惑下,心未免有些飄了,李啟明在前朝就已經位極人臣,自持威望頗高,就敢與君王論道……
現在竟然敢說出讓天子去跟王公貴爵借銀子打仗,拿人手短,吃人嘴軟。
對天子來說也是有效的。
若這麼做了,大夏必將是風雨飄搖……
“效死?”
弘文天子怒視朝臣道:“效死好哇,朕若派你們出海,翻山越嶺,踏平倭島與大韓,可敢?”
“……”
朝堂中頓時鴉雀無聲。
但卻有幾道身形站了出來,吳亞斌、蔣天策、王明陽……以及高喬等人。
這些人都是朝堂中最關鍵位置的大臣,也是弘文天子親手提拔出來的。
有曾經的東宮給事,有在前朝鬱郁不得志的忠臣,也有出生入死形如弟兄的親兵指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