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元跟秦飛雪聊了一會兒,不過董學塾還沒到。
帝都這地方,那堵車幾乎已經成了家常便飯了。
張天元給展飛打電話問了一下。
果不其然,兩人堵路上了,估摸著要到這地方,還得一會兒,反正左右閒著沒事兒,張天元拿起了店中的一塊釉陶問道:“飛雪,你對這個東西瞭解嗎?”
“跟您這天才比,我哪裡敢說自己瞭解啊,要不哥你再幫我開開竅?”秦飛雪期待地說道。
“這個自然沒問題了。”
張天元點了點頭道:“我國古代中,常形容神仙法術是如何如何厲害的。
怎麼形容?
那叫呼風喚雨,點石成金。
當然呼風喚雨現在是天氣預報及相關部門的事,在這裡我們不做過多的闡述。
下面我們來看看點石成金!
據說偉大的科學家牛頓在被蘋果砸過以後,就發現了兩個有趣的事,一是萬有引力,第二件事就是痴迷鍊金術,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點石成金。
尤其是到了晚年,就更加瘋狂,看來人們的毛病都差不多,喜愛財富,幻想著石頭能變成金子的好事。
當然牛頓是否把石頭變成金子,鍊金術是否成功?
由於歷史的原因,已經不可考證。
別人能否做到我不太知道,但據我所知,我們古代的偉大先民,卻是能把泥土交換成金子,或者說把泥土變成金子,哪就是陶瓷。
陶瓷的產生原因我們不做細究,那是考古學家及相關部門的事,我們不能搶了人家的飯碗。
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先有陶後有瓷,陶和瓷是不同的,他們的發展脈絡大致是這樣的,遠古的先民用土加水攪拌成泥巴,泥巴用乾柴加烈火燒變成陶。
陶的區分其實很簡單,紅土燒的叫紅陶,用黑陶燒的叫黑陶,用灰土燒的叫灰陶。
再後來隨著遠古先民吃飽穿暖沒事幹了,在燒陶的時候,留下個手指甲印,或者畫個老虎,塗個太陽,於是印文陶和彩陶就產生了。
還是吃飽沒事幹了,把陶土裡加把沙子,於是夾砂陶產生了。
又是吃飽沒事幹了,把陶土撿撿顆粒,只剩下細細泥土,再在上邊糊一層燒成後像玻璃一樣的東西,於是原始瓷器和釉陶就產生了,當然很長一段時間原始瓷器和釉陶是相同的。
當然最後又一群人吃飽了,實在不想吃糧食了,就想辦法釀酒或者說是像現在飲料一樣的酒產生了,相應的蛋殼陶,或者更精細的陶產生了。
但陶走到這裡,出現了兩個不同的岔路,一路是蛋殼陶、釉陶、兵馬俑、唐三彩、紫砂產品。
一路是原始瓷,原始青瓷,青瓷、白瓷、黑瓷、單色釉瓷,青花、釉裡紅、五彩、琺琅彩、粉彩、淺絳彩、新粉彩等等就不在細分了,這個你多半都應該知道的。
在我看來陶瓷在歷史上更像哥倆好,就算到了當下,陶瓷也是各有千秋,很難說孰優孰劣,誰的發展方向是對的,唯一能說的是這對哥倆好都在為我們上到國家元首,下到普通百姓的人民群眾服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