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鑑寶秘術新筆趣閣> 第四一七九章 帶來黴運的碟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一七九章 帶來黴運的碟子 (1 / 2)

小碟子月白的底色之上,分佈著幾塊大小不一的色斑,色斑的顏色玟瑰紫與海棠紅相間;

這兩種色彩亮麗的顏色和月白色交相輝映,互相映襯,讓這件小碟子的色就如同朝暉晚霞一般,極盡絢麗璀璨之美。

雙色瓷的意思並不是說這件瓷器只有兩種具體的顏色,而是說它的大部分顏色是兩種。

這件小碟子的雙色分別就是月白和銅紅,玫瑰紫和海棠紅都是銅紅色。

此外,這件小碟子的口沿為薑黃色,底足為黃褐色,行里人稱之為銅口鐵足,這是鈞瓷的基本特徵。

張天元感覺自己的呼吸都有一點急促,急忙讓自己鎮定下來。

如果這真得是鈞窯瓷器,那麼今天這偶然的收穫,卻非常巨大啊。

鑑定鈞窯是有訣竅的,俗話說,鈞窯常常帶斑紅,高溫中含有銅;紅斑藍有過渡,蚯蚓走泥留紋路。

鈞窯瓷器是一種厚瓷器,在精品鈞瓷的瓷上,常常會出現一種與色地同的、呈不規則流動狀的細腺,它的形態就像蚯蚓在泥土中游動之後留下的走泥紋,行里人形象的稱之為蚯蚓走泥紋。

而這件東西,就有此類特徵。

當然了,蚯蚓走泥紋對於瞞天王那種級別的高手,已經能夠模仿出來了,所以也未必就是真貨。

不過鑑字訣之下,確認了的確是鈞瓷,那這就沒有假了。

鈞窯是宋五大名窯之一,又稱鈞州窯,窯址位於洛州省,因古代這個地方隸屬鈞州管轄,故名鈞窯。

鈞窯創燒於唐代,興盛於北宋,之後的元明清三代官窯都有仿造,但質量最好的鈞瓷還是宋鈞,這便是鈞瓷宋元明清燒,代代不同各有招。

宋鈞胎為最好,元差清細神韻孬。

元鈞胎粗又含砂,清鈞細制胎又糙。

鈞窯的精品瓷器傳世不多,古往今來都是極其珍貴的收藏品。

古人曾寫詩讚賞鈞瓷,綠如春水初生日,紅似朝霞欲上時;煙光凌空星滿天,夕陽紫翠忽成嵐。

民間諺語也有“縱有家產萬貫,不如鈞瓷一件”和“黃金有價鈞無價”的說法。

鈞窯在拍賣會上的價格,有很多都已經上了千萬。

張天元手中的這件小碟子色細膩潤澤、幽密柔和,肥厚而透明,飽滿而不失清雅,正是宋代鈞窯的特質。

根據市場行情走勢,宋代鈞窯的價值要遠高於元代鈞窯。

如果不出意外,這件宋鈞窯雙色渣斗的價值將在千萬之上,這還是宋五窯整體行情處於低迷時期的保守估計。

鈞瓷價值頗高的原因跟它的特性有關,鈞瓷的燒製難度極高,有“十窯九不成”的說法。

燒成之後的鈞瓷色彩天成、變幻無窮,正所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因此,世界上絕對沒有一模一樣的兩件鈞瓷,這就是民間流傳的“鈞無雙”。

因為鈞無雙暗含“君無雙”之意,所以燒成的官窯鈞瓷都被列為御用珍品,專有於宮廷而嚴禁於民間。

高古瓷絕大多數沒有年款,它的鑑定是一個複雜而又繁瑣的過程。

不過張天元自身鑑定技術高超,再加上有鑑字訣,所以這個鑑定倒不是什麼難事兒。

他看向那漢子問道:“這東西你怎麼來的?”

有時候,從對方的話語中,是可以判斷出一件東西的來歷以及很多資訊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