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元此時已經開始對這塊匾額進行鑑賞。
這應該是一塊清代“榆蔭堂”匾額!
目測匾額長215厘米,寬86厘米,厚4厘米。
右上方刻書“道光十八年正月”正楷小字,並刻有一枚“毋自欺”印章;
正中刻書“榆蔭堂”橫寫行楷大字;
左下方落款“壽陽祁寯藻書”,兩枚印章是“祁寯藻印”和“字叔穎號淳甫”,匾上大小字均為陽刻。
匾額做工十分考究,觀之古雅、莊重、大方,雖經歲月侵蝕,依舊光彩耀人。
這塊贈匾的贈送人是祁寯藻,受贈人據史料記載是許長庚,時間為“道光十八年”的“正月”。
“這個名字非常複雜的祁寯藻到底是何許人也,很有名氣嗎?”
柳若寒問道。
張天元點了點頭道:“這個事兒你問我就問對了。
我好歹也是學考古,學歷史的,對歷史人物,最是熟悉。
祁寯藻,字叔穎,又字實甫,號春圃,晚年號觀齋,晉州壽陽人,是清代道光、咸豐時立朝正直的宰相。
還曾兼任過道光皇帝的上書房總師傅、咸豐皇帝的太子太保銜、同治皇帝的弘德殿授讀,故有‘三代帝師’之稱。”
“那許長庚呢?那又是什麼人?”
“這個人倒是不太出名。”
張天元回答道。
“如此秉權朝政的重臣,何故親書珍貴匾額贈予一個名不顯赫的人呢?”
柳若寒又問道。
一到這種時候,他這問題還真是夠多的。
不過這些問題,張天元倒是不介意回答。
正好他也在書中看到過。
原來,平定人許蓮西和祁家關係極為密切,他曾執教祁家子侄約三年,並在道光十八年,祁寯藻任蘇江學政時隨同祁前往,多有唱和。
為表達這種深情厚誼,祁寯藻親書此匾和一副“隨遇每生欣朗日,和風入懷抱;靜觀殊自得崇蘭,修竹有情文”十二言行書對聯相送。
祁寯藻的書法深厚遒健,自成一格,有“一時之最,人共寶之”“楷書稱首”的讚譽。
匾上大小字都顯示出渾厚有力、雄闊軒昂的氣勢,字裡行間洋溢位得意心緒和胸懷舒展的大手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