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鑑寶秘術新筆趣閣> 第四七六一章 亂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七六一章 亂象 (1 / 2)

第四七六一章亂象(第1/1頁李明光嘆了口氣道:“有人估計,比例接近於百分之百。儘管沒有相對權威的數字統計,經濟學供需法則卻給了最具說服力的註釋。香港和寶島地區是內地文物輸往世界的兩個最大集散地,這兩個市場的文物行情與全球文物交易量的收放幾乎完全同步。1993年,一個在陝州出土的西漢陶俑在香港可以賣到8萬港幣以上,現在用不了5000港幣就能買到,你可以算一算這十年間從陝州地下又挖出了多少東西?又有多少個漢墓被盜?”李明光感慨道。

“盜墓的動力還並不全部出於利潤衝動。‘七十二行,古董為王’,一度沒落的古董業在陝州、洛州、東山、湘北這幾個文物大省重拾舊旗,佔有驚人文物收藏量的新生代古董商們同時擁有身份和財富。文物在這些地方被用來支付賄款。以前就有當地官員向我透露,某市副局級以上官員家中都藏有價值不菲的數件文物。文物價值巨大卻又真假難辨,在這個意義上說,它們比錢還要好用。英國倫敦是全球最大的文物市場,佔全球交易份額的30%以上,同時也是洗錢者的聖地,一些人將來源可疑的鉅額現金資產以拍賣會等合法交易形式轉換成其他國家的古董,就可以輕易攜帶到另一個國家出售。”其實根據歐陽曉丹他們掌握的有關資料表明,文物交易已經與軍火、毒X共同成為國際恐怖組織活動的主要資金來源之一。

在這樣的壓力下,英國在去年簽署了聯合國1970年透過的《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

然而事實上,凡業界都知道,這裡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

“英雄不問出身,古董不問出處”,文物一經出土,人們根本無法確認它來自何方。

一個事實是:被文物部門保護的珍貴古墓正在一座又一座地被盜掘,盜墓手段正在日益專業化,無數珍貴文物正在透過各種渠道源源不斷地流向海外。

文物代表著一個悠久文明所印記的歷史,從這個意義可以說,我們五千年的歷史在歷史長河中不斷地在被盜、流失,而現在正愈演愈烈。

第二天,張天元他們沿著陽城東郊五陵塬公路進渭河北岸西漢九陵的腹地時,幾個開啟這裡古墓的盜墓賊剛被擒獲。

這個方圓不到1000公里的地方看上去廣袤無人,投資3000萬元的五陵塬公路剛修了一半,路旁一眼望去全是大大小小覆鬥形狀的墳丘。

包括劉邦在內的西漢九代帝王便身葬於此。據說,西漢陵是地方政府未來幾年準備重點開發的旅遊景區,但現在人跡罕至。

“一到晚上,這裡會是另一個情景,本地和從河南那邊來的盜墓賊都出來活動。”坐在車上,李明光無奈嘆道。

他曾在這片古墓群集中地做過考古調查

“這裡可能是地球上任何生產物品的地產中價值最高的。”李明光繼續道:“一年前,一個從陝州被盜的兵馬俑頭在廣省海關被截,據說中間貨主是一名經營石油生意的伊拉克文物商,開價超過1億元。一個盜墓賊,花費三天功夫,把這裡最常見的一個漢俑從50米深的地下搬運到表面來,他十年的生計就有著落了。光陽城,不算地上文物,古墓葬就有1135處。”說到這裡,李明光變得更為感慨和無奈:“這個貧窮的地方太容易產生犯罪衝動。”歐陽曉丹這一次是從帝都下來調查長陵被盜案的始末的。

張天元自然也沾了光,瞭解了一些事情。劉邦長陵被盜的經過有些戲劇性。

陽城警局文物偵查大隊隊長高檢安把一次繳獲的二十來件盜墓工具拿給歐陽曉丹他們看,裡面有幾十斤重的大繩、探杆、探鏟、安裝在遙控汽車上的無線探頭、撬槓和夜視儀。

“現在盜墓者都是全副裝備。”高檢安回憶,那天應該是14號,文物偵查大隊防挖支隊接到舉報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