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主利索地伸出了五根手指道:“給50歐,你就拿走。”
張天元樂顛顛地付了錢,然後拿著東西偷笑了。
你問他為什麼偷笑?
因為又撿漏兒了啊。
買了東西,張天元才感覺有點餓了,就近找了一家餐館,要了一份通心粉和一杯紅勤酒吃了起來。
通心粉源於義大利。
傳說在18世紀,那不勒斯城附近的一家經營麵條和麵片的店主叫馬卡·羅尼。
一天,羅尼的小女兒在玩耍時把面片捲成空心條並晾於衣繩上。
羅尼將空心麵條煮熟後拌以番茄醬,結果大受顧客歡迎。
此後,羅尼興建了世界上第一家通心粉加工廠,並以自己的名字為通心粉命名。
於是這種“馬卡羅尼”麵食便漸漸傳到了歐洲和世界許多地方。
目前,通心粉已成為與比薩、義大利麵同樣家喻戶曉的美食。
紅勤酒也很出名。
全世界最有名的義大利葡萄酒紅勤酒就是在佛羅倫薩誕生的。
其中帶有黑雞標誌的古典紅勤酒是用佛羅倫薩與錫耶納之間的古老的葡萄園裡的葡萄釀成的,.葡萄酒,是愛好葡萄酒人嚮往的地方,另外,白葡萄酒也很適合現代人的口味。
吃過東西,張天元隨手將那幅畫拿了出來,仔細欣賞起來。
張天元之所以會買它,那是因為這是一幅金農的《枇杷圖》。
枇杷與大部分果樹不同,在冬季開花,唐代岑參《赴嘉州過城固縣,尋永安超禪師房》就說:“滿寺枇杷冬著花,老僧相見具袈裟。”
宋代宋祁《枇杷贊》亦云:“有果實西蜀,作花凌早寒。”
初夏時節,枇杷成熟,唐代柳宗元有“寒初榮橘柚,夏首薦枇杷”詩句。
宋代戴敏的《初夏遊張園》也說:“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清代畫壇“揚州八怪”之首的金農,有多幅枇杷圖傳世,均為其晚年作品。
金農是中國典型的文人畫的代表,畫幅上一般都有自撰的題跋。
張天元曾見過兩幅《枇杷圖》都是金農的作品,所以這幅一看,就知道是真的,連鑑字訣都沒用便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