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元腦海中不斷浮現一段段的文字,清晰地記錄著法貝熱彩蛋的傳奇歷史。
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
帝后的兒子尼古拉二世也繼承了父親浪漫的基因,在復活節繼續延續了製作皇室彩蛋禮物的傳統,不僅用它來孝順自己的母親,也拿它討皇后的歡心。
這枚三葉草復活節彩蛋就是尼古拉二世送給皇后亞歷山德拉?費多羅夫娜的復活節禮物之一,主要由綠色搪瓷和白色碎鑽構成,純金勾畫出三葉草的框架真實而又細膩。
彩蛋上還裝飾了黃金葉脈,鑽石葉片和紅寶石的枝藤。
法貝熱設計每隻彩蛋幾乎要花費一年的時間,他躲在朝廷為其特設的工作室裡冥思苦想地設計彩蛋的造型與主題,然後小心翼翼地以雕刻刀把構想變成貢品。
這些構思精巧、做工華麗的法貝熱彩蛋將珠寶藝術提升到了文藝復興以來裝飾藝術的最高水平。
法貝熱這位天才的俄國金匠,創造了令人目眩神迷的沙皇彩蛋,他用自己的巧思將原來平凡的彩蛋變成了一個華麗的傳奇。
在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上,沙皇彩蛋首次公開展出,讓評委大吃一驚,法貝熱的盛名由此遠播整個歐洲。
法貝熱成了時髦和高貴的同義詞,擁有一件法貝熱產品不單是為欣賞,更是一種地位的象徵。
貴族們互相攀比,幾乎每一件私人的物品都必須經過法貝熱之手,才能稱為珍品。
每當沙皇和皇后出訪或在俄國四處巡遊時,總是隨身帶著裝滿了法貝熱珠寶的箱子,以備在適當的時候送給別人做禮物。
到1896年尼古拉二世繼位的時候,俄國沙皇大部分禮物都出自法貝熱之手。
翻一翻俄羅斯的歷史,你就會對尼古拉與皇族成員的悲慘結局有所瞭解。
生在帝王家的這些彩蛋也難逃一劫,丟的丟,賣的賣,但唯一幸運的一枚的便是聖喬治勳爵彩蛋。這枚彩蛋也是尼古拉二世送給皇后的復活節禮物。
作為唯一逃過了被處決命運的皇室成員,亞歷山德拉皇后在匆忙逃離家鄉時,隨身攜帶的就是這枚彩蛋,因此,也就成為了唯一沒被當時的布林什維克沒收的彩蛋珍寶。
其餘的彩蛋,基本上都被世界上的富豪們收購了。
當然也有一些淪落到了鄉間,被不識貨的傢伙當成廢鐵賣錢,簡直暴殄天物。
現在這樣的彩蛋,基本上一顆的價值都在三四千萬美金以上。
當然了,和許多古董一樣,法貝熱彩蛋的價格也是跟其藝術價值以及歷史意義有密切關係的。
以前在國內的時候,某珠寶公司的老總還向張天元徵詢過法貝熱彩蛋的事兒。
說多少錢不是問題,只要張天元有,他就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