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我又灰心了陣子,開始想辦法聯絡以前那些來往過的小販子,人家爽快的答應,出來坐在一起喝了頓茶,我也不裝了,我就開門見山的說,我也想一起販點雜碎之類的,希望他能帶帶我。”
“人家想了一下說可以介紹幾個人給我認識,但事情還是要我自己去談,貨也要自己去看,我不再裝斯文裝矜持,按著江湖規矩,喊他劉哥,謝謝劉哥照應後輩。”
“又是一個獨處的夜晚,回到以前的家裡,在屋中間抱膝而坐,嗅著有些發黴的錦盒的味道,心裡空空的。”
“淅淅瀝瀝的雨點敲打著窗外的樹葉,我把窗戶開啟,任風將雨滴吹進屋來,零星的吹在我的臉上和面板上。”
“我遇到的困難無處可說,前途茫茫唯有獨自面對。之前的雄心也似幻影,迷幻著我踏入這光怪迷離,這番頓醒,卻已陷了下去,溼了身,沒了退路。”
說著說著,柳憐的臉上居然鋪滿了淚痕。
張天元趕緊說道:“雖然那段時間很苦,但是你挺過來了啊,現在可以說是個成功的收藏家了吧。”
“不,我還差得遠呢。”
柳憐搖了搖頭道:“雖說比那個時候強了很多,但是跟您相比,我簡直不值一提。”
“好了,咱不提這些傷心事兒了,還是去看翡翠吧。”
張天元想要引導著柳憐不要惦念過去的那些慘事兒,就帶著她開始在翡翠交易會里轉悠,順便給她講解一些有關翡翠的事兒。
嚴格來說,這一次的閆城翡翠交易會應該算是一次小公盤了。
只不過它分成了自由交易區和競拍區,而且時間只有三天。
前兩天投標,最後一天競標。
全部採用暗標形式,不搞明標。
至於自由交易區,指的是不用投標,你看重料子,當場就可以談價錢,然後買下來。
這裡的料子一般表現都不算太好,如果拿去競標,可能會最終流拍。
所以採用自由交易,跟外面街道上的攤位一樣,也算是一次大膽嘗試吧。
相信很多人對翡翠公盤已經有了比較簡單的瞭解了。
一般來說就是賣方把準備交易的物品在市場上進行公示,讓業內人士或市場根據物品的質料,評議出市場上公認的最低交易價格,在進行拍賣。
翡翠毛料的“公盤”,是翡翠毛料交易的盛事。
它是較獨特和公正的一種拍賣方式,大公盤一般歷時10天左右的時間,不過現在緬甸對翡翠資源的管理嚴格,只有透過緬甸“公盤”才可交易出境,其他一律視為走私。
所以在國內大公盤越來越少見了,翡翠公盤就如翡翠商們的“擂臺賽”。
在正式公盤之前,所有翡翠毛料都編好號,註明了件數、重量和底價,不過底價一般都很低。
所有毛料都公開展出,翡翠商們對所有展品一件件觀察,從中挑選出自己需要的毛料,然後評估其價格。
確定出最佳的投標價,投入投標箱中。
對於同一份料,由於有多人競爭,而且相互之間都不知道對方的投標價格,為暗標方式。
因此投標價的確定是非常微妙的,價高了要虧損,價低了又怕別人買去,在公盤時經常發生標價低幾元或幾十元錢而失去可以賺幾百萬元翡翠毛料的事例。
在正式下標的次日開始正式逐一公佈每件料中標的公司、中標的價格,毛料則由中標者在付款後才能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