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刀幣基本上都是我從同一個人手裡頭收來的,也算是運氣好吧,有一些已經賣出去了。”
王寶寶笑了笑,情緒看起來不太高。
這也能理解,自己的老婆給自己戴了綠帽子,現在又離婚了,還要為財產分割的事情頭疼不已。
他要是高興,那不成二傻子了嗎?
所以張天元沒有再問,而是將注意力放到了這些數量非常多的刀幣之上。
一般來說,刀幣因為鑄地不同、形體各異而形成了“齊刀”、“燕刀”、“趙刀”三大系列。
而這三種型別的刀幣,在王寶寶的店裡頭都可以找得到。
齊刀,齊國鑄造,主要流通在齊國也就是今天的東山半島地區。
這種刀幣比較厚重,以厚大精美而著稱,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刀的末端有圓環,面、背有文字或飾紋。
張天元曾經在書中看到過,齊刀分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和“六字刀”。
簡單點說,就是刀幣上面刻了幾個字,就叫幾字刀。
“天元哥哥,這裡的刀幣還真是齊全啊,幾乎包含了目前市面上所能見到的幾乎所有齊刀!你看這些有‘齊法化’、‘齊之法化’、‘安陽之法化’、‘節墨之法化’、‘簟邦法化’、‘齊建(造)邦長法化’等數種。”
張天元在看的時候,秦飛雪也在看,她以前或許不如張天元對古董古玩那麼熟悉,可是現在畢竟是古玩店的掌櫃,所以對於最基本的古錢幣知識,那還是非常精通的。
“這裡的刀幣如果是真的,那幾乎能單獨弄一個齊刀展館了啊。”
“嗯,這倒是不錯。”
秦飛雪說的,張天元自然也知道,而且他更明白其中“節墨”、“安陽”、“齊”均為地名,“節墨”即今東山即·墨,“安陽”即今東山曹·縣一帶,“齊”指齊國都城臨淄。
當時齊國的刀幣根本就不統一,非常混亂。
根據實測:齊之法化一般長18.318.5厘米,寬2.87厘米,重44.550.5克;節墨之法化一般長18.5厘米,最寬2.83厘米,重5961克;
安陽之法化長1818.5厘米,最寬2.82.9厘米,重44.547克;
齊建(造)邦長法化約18.218.5厘米,寬2.62.9厘米,重42.347克;
齊法化長約17.818.7厘米,寬2.62.9厘米,重40.850.4克。
後兩種是戰國田齊所鑄的刀幣,其特徵是刀幣的外緣不斷,幣面的文字沒有“之”字,僅為“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