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更宏大的視角看去,這隻犀牛正是印度的蘇丹古吉拉特二世回贈給葡萄牙駐印度第一任總督阿爾布克爾克的禮物,後者借一支葡萄牙小型艦隊路過之機,又將其作為貢品運回里斯本,獻給了葡萄牙國王。
葡萄牙國王借花獻佛,再將犀牛贈送給教皇利奧十世,以獲得對方支援自己確立對東方國家的支配權;
事實上,阿爾布克爾克之所以最早要向蘇丹古吉拉特二世贈送禮物,就是要商談在島嶼Diu上興建堡壘的問題。
雖然最終商談沒有達成共識,但這隻犀牛,仍然成為了那個令人驚心動魄、心緒翻飛的大航海時代的見證者。
正如當時一首義大利小詩所言,這隻犀牛“登上駛向西方的艦隊,踏上勇敢無畏的旅行,勇闖新天地,看看新世界”……
這樣的版畫,在很多時候,被不識貨的人看來簡直就是贗品。
畢竟上面的犀牛跟真正的犀牛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這一點毋庸置疑。
然而藝術就是藝術,即便它不夠完美,可它依然是藝術,讓人頂禮膜拜。
“先生!”
就在張天元準備收起東西繼續逛這博覽會的時候,一個聲音響了起來。
一開始他沒太在意,因為這裡到處都是人,別人也未必是在喊他。
更重要的是,這聲“先生”用的可是非常生硬的英文,應該不是美國人。
張天元覺得這樣的人認識他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
然而那人更近了一步,就站在他身邊喊的時候,他才意識到,這還真是在叫他。
“你在喊我?”
張天元疑惑地問道。
“沒錯,就是在喊您。”
那人重申了一遍道。
“你就用德文說吧,這生硬的英文我聽著彆扭。”
張天元笑了笑道。
那人臉上一喜,然後說道:“這位先生,其實那版畫我早就看上了,只不過沒跟對方談攏價錢,所以才沒買,誰知道被您先拿走了。”
說起來這個德國人也是夠鬱悶的,為了省那麼一點點小錢錢,結果就被張天元鑽了空子。
其實他並不缺錢,這麼做純屬作繭自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