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元有些感慨地說道:“其實,古玩行裡最可惡的不是偶爾因為買假了再賣出去的人,而是那些作假的壞蛋,那些心術不正只想坑人的販子。
作假者完全可以做有時代感的工藝品,美化妝點大家的生活,完全可以不仿古,可是他們不想那樣做,而是儘可能的做得跟古物相似,追求惟妙惟肖,是有意是製假賣假,難道不是居心叵測,不是最惡毒的嗎?”
“師父您的意思是明知道東西是假的,也可以拿去賣?”
劉金寶皺了皺眉道。
“其實這種事兒,在別的行當自然不行,但在古玩行裡,早就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你也不用想的太多了。”
張天元拍了拍劉金寶的肩膀道:“就比如說臺上那件贗品,你說拍賣方不知道真假嗎?那也未必,可他依然拿出來了。
這就叫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劉金寶恍然大悟。
在他還在吃驚的時候,那件贗品最終以五萬美金的價錢成交,讓人不由唏噓起來。
接下來送上來的,是一件紫砂暖硯。
張天元也上去看了。
這件“清代三層紫砂暖硯”,應該是貨真價實的好東西,雖然談不上有多珍貴,但絕對是古董,而且做工相當不錯。
此硯目測通高8.7厘米,長10.9厘米,寬8.3厘米。
呈長方形缽式造型,四腹略鼓,底為邊足。
硯體分上、中、下三層,由硯蓋、硯臺、硯座和油燈共四套件組成。
全套均為原配,品相儲存完好。
三層之間,以子母口相扣相連,合為一體。
硯可以倒置,底、面如同筆洗,三層可以拆卸組合,使用時各施其能。
此硯選用江浙宜城優質紫砂泥製坯,外部不施釉,經1100——1200度高溫燒製,紫砂色澤正宗、質地堅實;
加上設計科學,構思巧妙,做工精湛,所以,保溫保溼的效果極為理想,當是各類暖硯之中的佳作。
暖硯,是古人為了防止冬季墨汁冰凍,而特製的一種有保溫功能的硯臺。
在天寒地凍的季節,硯臺磨墨以後,就會結一層薄冰,用筆去舔墨,筆和墨因凍結也會粘在一起,字就寫不成了。
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使用暖硯。
暖硯始於何時,尚考待。
出土和傳世的實物告訴我們,唐宋時就有了,明清多見,我國北方比較盛行。
暖硯的材質多種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