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元繼續說道:“許多人迷信火漆印,其實火漆印只是容許出境的許可標誌而已。
文管委專家所鑑定的,也只是該物品是否屬於禁止出境的文物,如果不是,就可以蓋相應的火漆印。
所以文物管理部門的火漆印,並不意味著是真品真跡的鑑定結果。
一些境外的古董商利用中國人的愛國情緒,故意渲染某些文物是八國聯軍掠奪的故事,試圖激起國人不惜代價購買回來的衝動,他們便藉機將價格抬升到離譜的程度,屢屢得逞。
這一次拍賣會上,華人客人很多啊,這騙局自然也就大行其道了。”
正如張天元所預料的那樣,這件被說成是英國沒落貴族的祖先從帝都弄去的寶物,直接被拍出了本場拍賣會的最高價——五萬美金!
雖然這算不上天價,可是用這麼多錢去買一件贗品,這實在是讓人覺得有點心裡頭不爽啊。
“師父,咱不能提醒他們嗎?”
劉金寶問道。
“提醒?你提醒他,他還以為你要搶他的東西呢,這叫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信不信等他拍了東西你去告訴他,他還說你傻呢。”
張天元擺了擺手道:“依我看,這一次的拍賣會,其實只是前戲,這堂口的好東西還都沒拿出來呢,估計是提防著警方和FBI呢。”
“原來是這樣啊。”
劉金寶頓時恍然大悟。
他其實也覺得不對勁了,這麼長時間了,拍賣會最高價的東西才五萬美金,這簡直不太正常啊。
之後又陸續有東西被拍,也正好印證了張天元的說法。
東西價格再沒有上過五萬。
直到最後,一幅畫被拿了出來,主持人聲稱這是《石渠寶笈》裡面記載的畫兒。
張天元本來挺感興趣的,然而上去瞅了一眼,就直接放棄了。
又是騙局!
“師父,那東西又不對?”
劉金寶問道。
張天元點了點頭道:“帝王收藏也是熱門的故事。
乾隆皇帝對其收藏的書畫編撰了一個目錄,名為《石渠寶笈》。
國內藏家只要是《石渠寶笈》中著錄過的書畫,都鉚足了勁爭奪。
其實《石渠寶笈》中既有大量珍品,也有一些偽作。
據可靠史料記載,頗受乾隆欣賞的大臣高士奇經常將偽劣、價廉之品進貢給皇上,而把真正的好東西留給自己秘藏玩賞,這一切他都如實記錄在自己的收藏目錄中。
乾隆皇帝一輩子都沒發現,而且把他進貢的一些書畫列入了《石渠寶笈》。
另外,被《中國古代書畫圖目》著錄也是好的‘故事’。
當然,被《圖目》收錄的書畫絕大多數是具有相當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並可靠的,但是,並非《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中的所有書畫都是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