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中的人物略微側坐,從解剖學原理上看比例完全正確,人物的面部表情溫順柔和,沐浴在光線之中。切奇莉亞生於1465年左右,她以美貌與豐富的內涵而聞名。
達·芬奇的畫筆非常生動地抓住她這兩樣迷人之處,同時又呈現一種動態,完美地平衡畫面。
她的臉向著右方,似乎是聽見什麼人說話而側身。
達·芬奇不但用這個姿勢表現出動態,而且成功地讓畫中女子流露出如雕像般高貴、端莊的氣質。
列昂納多用她膝上的白貂暗示了人物的身份,因為白貂是尊貴的象徵。
希臘語中白貂是“galee”,這個詞暗指她的名字切奇麗婭加萊拉尼(Cecilia Gallerani)。
《抱銀鼠的女子》是達·芬奇傑出的肖像畫作品,體現了深厚的寫實功力。
這幅精美的肖像畫,畫面人物氣質高貴沉靜,女郎懷抱的白貂毛色光潤,栩栩如生,充滿朝氣,充分體現了達·芬奇高超的繪畫技巧,而形態逼真的白貂使畫面生動了起來。
這幅肖像畫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明暗的處理,畫家運用光線和陰影襯托出切奇莉亞優雅的頭顱和柔美的臉龐。
形神兼備,使得這幅肖像畫得到世人的推崇。
可能不太多人知道,在大熱的《達芬奇密碼》系列之外,波蘭也拍過一部“達·芬奇電影”——2004年上映的《盜走達芬奇》。
電影“主角”是波蘭國內唯一一幅達·芬奇名畫《抱銀鼠的女子》。
影片中將這幅畫設定為波蘭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剛假釋出獄的盜賊Cuma夥同生死之交的好哥們兒Julian去偷畫,沒想到Julian已經改邪歸正當了警察。
於是愛國青年Julian一邊假意幫助Cuma,一邊製作仿品,決定暗中調包,不讓國寶落入唯利是圖的收藏家之手。
影片結局是皆大歡喜了,卻給觀眾留下一個誤會,以為《抱銀鼠的女子》是波蘭國家博物館的藏品,而在現實中,該珍品其實是波蘭貴族恰扎爾託雷斯基家族的私藏。
而就在2016年的最後兩天,這個家族的傳人亞當·卡雷爾·恰扎爾託雷斯基公爵,將估值20億歐元的私人藏品以1.05億歐元的價格“上交”了國家,其中就包括傳說中比《蒙娜麗莎》更珍貴的《抱銀鼠的女子》。
電影中的情節終於成真:《抱銀鼠的女子》成為了波蘭的國寶。
1482年到1489年,米蘭公爵盧多維克·斯福爾扎聘請達·芬奇到米蘭開設工作室,帶著學徒為公爵創作油畫與雕塑。
在米蘭公爵旗下工作的最後兩年中,達·芬奇為公爵最寵愛的情人切奇利亞·加萊拉尼繪製了肖像,也就是《抱銀鼠的女子》。
這個當時才十六七歲的小姑娘,有一張飽滿的鵝蛋臉,神情安詳又靈動,肩頸線條纖長,呈現出少女含苞待放的誘人體態。
她的整個頭部被包裹在一條薄薄的紗巾中,額頭與頸間均有帶狀裝飾。
微微將頭側向左方,右手輕撫著銀鼠光滑的皮毛,與懷中的寵物一同注視著黑暗中未知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