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娜點了點頭道:“我奶奶認為,在所有的藝術品收藏門類中,只有留聲機既養眼又養耳。
留聲機作為藝術收藏品,它和其他藝術收藏品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留聲機不僅具有視覺欣賞,更有聽覺震撼,這是書畫、瓷器、傢俱等不具備的雙重藝術感受。
那些留聲機發燒友,不僅僅是在懷舊,更是在尋找那個時代的感覺,追求那種不能用現代播放裝置來代替的那種過去了的新意,追求溫馨的回憶,滿足懷舊的情懷,也是人之常情。”
其實萊娜的奶奶跟她一樣,從小就對音樂很感興趣,小時候甚至還學過幾年的小提琴。
很多年前,她奶奶剛到洛杉磯,偶然在一個古典傢俱展覽會上淘到了第一臺留聲機。
回到家裡愛不釋手,於是一發不可收,接二連三地收集古董留聲機,達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
這些年間她幾乎每年都在美國各處旅行,她可以不瀏覽風景名勝,卻不能不去古董店裡淘留聲機。
萊娜奶奶的朋友或是商業夥伴都知道他對留聲機的痴情,遇到有精品留聲機拍賣的資訊都會第一時間告訴他,甚至不遠萬里幫他帶回這些寶貝。
大概二十年前,萊娜的奶奶在歐洲住過一段時間。
這期間,他除了工作之外,其餘時間都在歐洲各地尋找留聲機,也就是在文學創作的同時,成就了她的留聲機收藏。
據說有一次,萊娜的奶奶聽說一位英國的老太太要處理家裡的一些老物件,她就主動上門,發現老太太家裡有一臺他十分鐘愛的留聲機。
她問老太太要多少錢才能賣,老太太只是看了看她說,一分錢不要就可以拿走,但前提是必須把家裡其他的傢俱都處理掉。
這讓萊娜的奶奶犯了難,因為處理廢品在英國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
在英國,你把舊物件賣給回收市場,你不僅得不到錢,還要支付一定的費用。
這個跟美國一樣,所以萊娜的奶奶知道這有多麼麻煩。
可是為了得到這個老式留聲機,她僱了幾個人,花一天的時間幫老太太處理舊物件。
最後算了一下,人工費和支付的舊物件費一共花了幾千美元。
但能得到這件留聲機,她卻依然感到非常高興。
當然,除了留聲機收藏之外,萊娜的奶奶也同時在收藏別的東西,這也是為什麼她的收藏品那麼豐富,那麼多的緣故了。
張天元以前為了給自己買一件喜歡的留聲機,所以看過不少有關留聲機的資料。
所以對於留聲機,他是很有研究的。
仔細看過這車上放著的幾款留聲機,張天元不由感嘆起來,這萊娜奶奶的收藏還真是可以啊,幾乎每一件都是精品。
其中有一件是產於1881年的愛迪生蠟筒留聲機,這是留聲機發明人愛迪生的最早產品,稱之為留聲機的鼻祖,距今已經有130年的歷史。
想想愛迪生髮明世界上第一臺留聲機,然後滄海桑田、世事變遷,100多年過去了。
留聲機,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則是cd、dvd、mp3、mp4甚至水果機這些現代機器成為音樂發燒友們的主流裝備。
但是當人們驀然回首時。
卻發現隱約在燈火闌珊處,留聲機依舊散發歷久彌新的魅力,所以這玩意現在在古董市場上就成了很多愛好舊物藏家們的心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