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那些屍體處理了,還有這帳篷裡的所有東西都收拾了,然後秘密送到我的農場去,這個老先生厚葬了吧,錢我出。”
張天元嘆了口氣,抱起床上的小女孩,然後拉著小男孩的手道:“以後你們兩個就跟著我吧,總歸是不會讓你們吃苦的,你們的爺爺臨死前能把你們交給我照顧,說明他信任我,我也希望你們不要讓他老人家失望。”
“嗯!”
小男孩劉宇重重點了點頭。
回到農場,張天元將兩個小孩子交給了柳憐她們去照顧。
女人天生就有一種同情心,聽了兩個孩子的故事,那是真得痛哭流涕啊。
反正張天元也不太會照顧小孩,她們喜歡就讓她們先照顧著。
他自己則給溫蒂打了個電話,給兩個孩子辦綠卡的事兒就交給溫蒂了。
本來他是想著將兩個孩子直接送回國,或者送到食魚族半島去的。
但是想想孩子的爺爺剛死,就這麼送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恐怕會出事兒,不如等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再送過去也不遲。
處理完了這些事情,他才來得及將劉老頭收藏的那些東西拿出來欣賞。
有趣的是,老人家自己還對某些古董進行了分門別類。
你比如有一套***日至寶”。
將的就是四件跟春天有關係的瓷器。
春日裡,萬物復甦,百花爭豔,空氣中瀰漫著淡濃相宜的芬芳,令人不禁沉醉。
你看,瓷器之間,百花盛開,並且,是這般明媚動人,千嬌百媚,芬芳馥郁,萬紫千紅。
寒梅報春。
自古便有“寒梅報春”之說,“無意苦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梅花的綻放,不是給冬天增添動人的顏色,而是要給人們帶來春的訊息。
這第一件便是民國時期,由居仁堂製作的“寒梅報春”全手工粉彩筆筒。
它高13.5厘米、直徑11厘米,上面的梅花枝虯然而生,花則凌然綻放,顯示出梅的錚錚鐵骨。
龔自珍在其名作《病梅館記》中述道:“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
這幅梅圖正恰如其分地表現了這種風格。
“居仁堂”瓷器是1916年袁世凱稱帝后,派人在景德鎮督燒製作的一批以水分和粉彩為主的“御用”瓷器,工藝水平能媲美清官窯,可以說是景德鎮瓷器日漸衰落時的一朵奇葩。
桃花笑春。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這是《詩經》裡的桃花,豔麗無比,又和愛情婚姻有扯不清的關係,所以後來便有了“桃花運”一說。
這第二件是產於清朝康熙年間的“葉翠桃紅”粉彩大盤,它直徑44厘米,是一種觀賞性的盤子。
盤子上是一株桃樹,桃花灼灼盛開,桃葉青翠欲滴,仙桃鮮嫩醉人,真乃人間極品。
仙桃數為九個,九九歸一滿則虧,“九”在古代代表著長長久久,天長地久的意思,加上仙桃,祝壽的意味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