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堆東西用繩子捆了一堆,亂糟糟的,顏色泛白。
那時馬傑克雖然說入行已經很久了,但是畢竟沒文化,這眼力上未必就比那店主更強,拿在手裡琢磨半天,沒看出門道。
那堆東西其貌不揚,一看知道在屋外放久了,日曬雨淋造成的品貌不佳。
馬傑克覺得很普通,又是缺桌子面的,能有啥好的?
也就不放在心上。
店主卻說要賣大價錢呢,馬傑克只當他說笑話。
過了幾天,店主說陳老闆把那堆廢料買了,花了三萬五千元。
馬傑克哪裡肯信,就陳老闆那小心樣兒,那麼好的白玉都不敢買,這對破貨,別開玩笑了!
馬傑克專門到陳老闆店裡,刻意尋找那堆東西,卻沒找到。
可是,後來又聽到幾個人說起同樣的話,說陳老闆買了一堆紫檀散件,聽話頭就是馬傑克看到的那堆。
馬傑克大惑不解,可是不由得不信了。
直到此時,馬傑克才仔細回想,感覺那堆貨物有些古怪,花芽雕刻漂亮,各種配件做工精美,而且有細小棕眼,只是那顏色跟紫檀不沾邊。
不過,說到陳老闆花三萬五買,他簡直是瘋了,馬傑克還是懷疑。
事實有力的證明了馬傑克的錯誤,那堆貨物的確是陳老闆買了,而且是當天付款。
店主開價三萬五千元,三萬成交。
馬傑克覺得不理,也很鬱悶,陳老闆不言不語,居然敢出此重手,可不像他的風格。
行裡傳言說。“有人給到八萬了,陳老闆愣是不鬆口。”
按說轉手賺五萬也不錯了,又不是多好的東西,無非是一堆配件。
如果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當時一件黃花梨的書桌價格要上百萬元,而紫檀比黃花梨高一個檔次,而且紫檀傢俱更稀少,如果是一件整物件,會是何等價格?
所以有人花八萬買一點不虛。
過不多久,陳老闆轉賣了,據說是十二萬。
此事證明了陳老闆的眼力和魄力,不多久,九萬塊到手,做得悄無聲息。
高人做生意不是圖熱鬧,而是講求實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