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麻子想要透過觀察張天元的表情來看出破綻。頂點m.更新最快
張天元這傢伙,經歷了那麼多的事情,最不可能的就是在別人面前表現出他的真實情感。
尤其是在這些古玩販子面前。
他可是練出來的啊。
收藏古玩不是隨隨便便看看書,聽聽理論培訓課,看看電視收藏節目,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到市場上收藏了。
要知道學習古玩是有專業套路的,首先要找對了路,因為真正的行家高手從不張揚外露,不主動傳授,所以要靠初學者自己在市場上尋找行家,由行家引領進入場。
這對初學者非常重要,一旦選錯了路徑,被錯誤的收藏觀念洗腦,將很難再回到收藏的正路上來。
張天元算是從偷師開始的吧,所以他的古玩經歷比較曲折,但是卻也同樣鑄就了他豐富的閱歷。
古玩行業一直都有靠偷學成為行家的先例。
初學時經常逛地攤和古玩店,只看,並不急於買。
當在市場遇到別人討論古玩的真假,對古玩年代、價格方面進行溝通時,初學者在旁邊偷聽、眼看、心記,瞭解各種古玩的基本鑑賞知識。
透過經常出入場,會逐步認識一些商家行家,經過接觸交流,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有關行規、鑑賞、辨偽方面的知識。
當有一定的經驗積累以後,開始買些較便宜的真品進行研究確認,慢慢地基本掌握識別真偽的能力。
另一種偷學方法是,當別人交易時在旁邊偷窺,如果發現行家沒有成交,走開以後,即刻買下這件未成交的古玩。
在市場上可以借行家的眼買古玩學眼力,但是這需要初學者採取主動方式進入場。
由於行業在交流交易時,不希望有人在場旁聽,擔心被人聽到價格及鑑賞知識等資訊,因此要求學者慎行慎言。
除了偷學,張天元以前還專門幹過“喝貨”的事兒。
所謂的“喝貨”是指到農村或者小巷,挨門挨戶地收購古玩舊貨,以便宜的價錢買到手以後,賣給掛貨鋪(賣舊貨破爛的店鋪或古玩鋪。
經過長期的收買和賣貨的積累,逐漸懂得真假、價格,瞭解哪個店收買什麼,慢慢使自己成長為懂真假、知價格的行家。
但是這種方法不可避免的會造成買假賠錢或者賣漏的經歷,透過幾年的買賣實踐,能夠逐步積累很多鑑賞經驗。
現在都看張天元風風光光,可是殊不知,他也是曾經賠過錢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