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有誰對壽山石感興趣的,可以到後院去了。”
小院裡頭的攤位不多,張天元四下裡看了看,也沒再發現什麼像樣的東西,於是就打算離開了。
剛準備走的時候,一個人走了出來,笑眯眯地說道。
張天元一聽這話頓時愣住了。
壽山石不是中國人才玩的東西嗎,怎麼美國也有?
不會是假的吧。
心中雖然有疑問,但是既然遇到了這個事兒,再加上正好閒著,張天元就跟著人群走向了後院,打算去看看。
柳憐和歐陽曉丹也一併走進了後院。
對於壽山石,柳憐自然也是非常感興趣的。
後院比前院大很多,裡面已經擺放了很多塊石頭,分成了好幾十個攤位,攤主們蹲在石頭旁邊,觀察著走進來的張天元等人,估計是想著究竟要把誰當成宰割的物件吧。
這裡頭的攤主不僅僅是華裔,還有好幾個白人,看起來壽山石也並非只有中國人才完啊。
壽山石屬彩石大類中的岩石亞類,它的種屬,石名很複雜,有一百多個品種,按傳統習慣,壽山石一般可以分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類。
在中國福省的北郊,有一個被一條涓涓細流環繞著的村莊,村莊名為壽山村,細流就是壽山溪。
在壽山溪兩旁的水田底層出產著一種如雷貫耳的石頭,這就是被稱之為“石中之王”的田黃石。
田黃石因產于田底、多現黃色,故稱為田黃石,這就是壽山石中的田坑石。
在壽山村的東南,有一座坑頭山,坑頭山是壽山溪的發源地,依山傍水有坑頭洞和水晶洞。
這裡就是出產水坑石的地方,因為洞在溪旁,石浸水下,故又稱“溪中洞石”。
山坑石是壽山石中的大宗,分別出產於壽山村的高山、高山東北的杜陵山,以及壽山村附近的月洋山、旗山。
田坑的田黃石,水坑的凍石,山坑的高山石、杜陵山的杜陵坑石和善伯洞、月洋山的芙蓉石是壽山石的主要品種。
田坑難覓、水坑有跡、山坑最易,張天元過去在國內大量採購的就是山坑石。
從顏色、質地、光澤和紋路等方面來看,壽山石有著不同的欣賞和收藏價值,它的價值大小不僅取決於開採者,更取決於雕刻者。
專業的雕刻師才能讓原石價值得到充分凸顯,不然即使購買到一塊好的壽山石也會因為雕刻不好而毀掉。
雕製成工藝品的壽山石有非常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壽山石的原石,因為它的質地、顏色、光澤和紋路等,也自有它的欣賞和收藏價值。
壽山石原石的收藏早在明朝初年以前就已經開始。
因為明洪武年間,建於唐光啟三年的壽山村“壽山廣應院”被焚於火。
火後在“廣應院”的故址留有許多壽山石,以後被稱為“寺坪石”。
所以明·徐火勃的《遊壽山寺》詩寫:“草侵故址拋殘礎,雨洗空山拾斷珉。”
“斷珉”指被“廣應院”僧人收藏過的“壽山石”。
但其時收藏“壽山石”原石可能不是為藝術欣賞,而是為了雕琢之後製造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