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宣德爐底款的“德”字心上沒有一橫,當時有“省一德”之稱,經多方查證,也有不省一橫的。
真品包漿溫潤,寶氣內蘊,長時間不變。偽品包漿枯槁,有的象油漆,越放久越難看。
舊說有五色,分別為佛經紙,慄殼,茄皮,棠梨,褐色,其中以佛經紙色為第一。
上浦朵雲軒95年拍品中有一銅爐(高19.2厘米,其色澤就能達到佛經紙色。
此外,一些使用了特種工藝製造的灑金、錯金銅爐,其價值要比一般的銅爐高數倍。
真品鑄工質量平均,精品鑄工相當精。偽品鑄工不平均,有地方好有地方差,或者鑄工粗糙。
造型以古雅渾厚為上,有耳足的比無耳足的要好,鑄工越精越好。
以大小而言,徑812厘米的爐最常見,屬於小號;
徑15厘米左右的爐是中號,數量比小號少,但價值比小號高;
而徑大於20厘米的爐是大號,工藝精者稀見,價值也很高。
在同樣尺寸的情況下,爐越重價值也越高。
張天元家裡所藏的明末清初的宣爐,徑只有15.8厘米,而重量可達7斤,是該尺寸銅爐中的超重量級選手,價值要比普通的重3斤的高數倍。
他手中的這件香爐樣式來源於明宣德爐,以金銅製成,爐身形制規整。
直口,兩側置雙象耳,象首粗眉杏目,長鼻直豎,表情自然細膩,循“太平有象”之吉意裝飾,包漿沉穩,色澤典雅,敦厚之中不失靈巧精緻,是為書房陳設雅器。
焚香其內,歷史的厚重之感隨香外溢,仿若置身其中,隨香而止,悵然若失。
底書“宣德五年吳邦佐造”楷書款。
帶底座。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東西恐怕可以說是最接近宣德年間那三千件真品宣德爐的仿品了吧。
張天元隱約記得,好像國內也有一款類似的宣德爐,最終拍出了一百三十九萬RMB的價錢。
摺合美金大概也就是十七萬美金多一些。
他心中不由激動了起來。
都說中國的好東西都在國外,他以前雖然相信,可真正見識過的,也就是大英博物館以及法國某私人博物館的那些中國藏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