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末期,大約有14000輛卡車到達這裡,一部分裝著納粹準備用來在阿爾卑斯山地區進行最後掙扎的裝備和補給。
另一些則載著納粹高官們的黃金、外幣、藝術品和美酒。盟軍逼近貝希特斯加登時,戈林又從其財寶中精選了5卡車珍品送往附近的溫特施泰因,剩下沒來得及轉移的東西仍舊留在了火車車廂裡。
美軍第101空降師的官兵們開入貝希特斯加登鎮後,立即為戈林的龐大藝術品收藏所震驚。
他們在他的一座豪宅裡發現了一處如同阿拉丁寶庫般的地窖,裡面堆滿了琳琅滿目的珍寶。
其中包括倫勃朗、雷諾阿等人的名作,還有大量的珍稀郵票、小雕像、鐘錶、勳章和古金幣、鑲珍珠和琺琅的手槍、鑽石袖釦和別針、金銀燭臺和盤子、古董盔甲和兵器。
這些士兵沒有任何猶豫便開始偷偷瘋搶,許多體積較小的珍寶迅速消失在他們的口袋中。
一位士兵拿到了戈林在卡琳大廈的客人簽名本,上面有著眾多尊貴客人的簽名。
戈林的一把元帥節杖被美國第7集團軍司令帕奇拿走,至今仍陳列在西點軍校的博物館中。
另一把節杖和一些紀念品被一美軍中尉拿走後寄到了芝加哥他母親家。
另一些戈林的私人物品(主要是容易藏在軍服裡帶出去的東西,如手錶、手槍、匕首和短劍等也被士兵們搶走。
目前,對於在二戰期間,納粹德國搶佔財富的數目仍存在很大分歧。
大部分財富的價值直至今天依然難以準確估算,它的去向涉及面極廣,大致上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存於梵蒂岡、瑞士、南美的銀行,甚至英格蘭銀行和美國聯邦儲備局;
第二部分在戰爭期間被藏匿,用於納粹的戰後復興;
第三部分被逃脫制裁的納粹高階將領據為己有;
第四部分則被戰勝國佔有。
二戰期間,一些國家在中立國的保護傘下與納粹進行貿易往來,成為納粹掠奪財富的受益者。
至於部分藝術品,二戰結束後,儘管華盛頓美國國家博物館和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都想沒收德國的收藏,但美國軍事指揮官堅持,理應屬於德國博物館的藝術品就要留在他們的博物館。
已經裝船運往美國“安全保管”的藝術品又被歸還給德國。
儘管如此,還是有些私人物品,因為主人已經死於戰爭而無法歸還。
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都在打這些所謂的“大屠殺藝術品”的主意,單單美國博物館就有1.6萬件作品是希特勒掠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