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貴帶來的東西可不少,大部分都是自己當年收藏的古錢幣。
張天元以前不認識這個人,所以也沒多問他為什麼要賣這些東西,檢視過了之後,給了個比較公道的價錢就全收了。
到了這個時候,陳貴才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個翡翠項鍊道:“不瞞你啊專家,那些古錢幣可是我一直一來的心血收藏,本來是真不想賣的,可是閨女不爭氣啊,在外面欠了一屁股債,沒辦法了,您再給看看,這哥項鍊之多少錢?”
陳貴拿出來的項鍊非常漂亮,張天元乍一看還以為是玻璃種帝王綠翡翠項鍊呢,如果真是那樣,這東西價值上億都有可能。
“我說老陳啊,這麼貴重的東西,你咋就想著賣啊,我記得這可是你當年有錢的時候給你閨女買的禮物啊?”
村長忍不住說道。
“哼,別給我提那個不孝女,這東西也不是我給她買的,是她偷偷刷了我的卡賣的,結果現在被人騙了,欠了一屁股債,這東西也只能拿出來賣錢了。”
陳貴似乎提起自己的女兒就來氣。
“專家,當時我女兒買的時候,說這東西是滿綠的玻璃種翡翠項鍊,花了不少錢,您一定要看準了啊。”
陳貴其實鼓足了勇氣才將這東西拿出來的。
因為他害怕。
害怕這個東西是假貨。
張天元接過項鍊,本來激動的心情,卻不由得失望了起來,這東西表面上看起來非常好,可是實際上根本就不對。
別說滿綠的玻璃種翡翠了,這東西甚至都不能算是天然A貨翡翠,而是一種叫巴山玉的東西。
巴山玉原名“八三玉”,巴山玉原石是一種晶料粗大、結構疏鬆,水乾、底差的“磚頭料”,但其顏色比較豐富,有淡紫、淺綠、綠或藍灰等顏色,是一種品級較低,含有閃石、鈉長石等礦物的特殊翡翠。
“八三玉”是1983年在緬甸一處無名礦山首次發現的一個新玉種。
幾年前,由於人們對它缺乏瞭解,這一玉種在我國的名稱是相當混亂的,它在不少論文或新聞報道中,被稱為“爬山玉”(或“爬山石”)、“巴山玉”“八三花青”或“八三種”。
至20世紀90年代後期,它已在我國寶玉石界被稱為“八三玉”。
由於八三玉具有中粒和粗粒結構的特徵,有利於進行化學處理;
且其透明度較差,又很需要透過處理增加其透明度,故市場上所見八三玉的玉器成品中,約有95%以上是經過處理的B貨。
八三玉B貨由於其晶瑩通透,且常飄藍花,初看很美觀,故易為人們喜愛。
它的售價僅為正常翡翠A貨的1/31/5,如不考慮收藏及保值因素,也是可以選購的。
但一些不法商人常將它以高於本身價值幾倍至10倍的價格當翡翠A貨出售,故要小心上當!
巴山玉的礦物組成較簡單,電子和粉末X射線等分析結果表明,其主要礦物為硬玉,其次是少量輝石族礦物和閃石族礦物。
巴山玉由於結構上的原因、原石不能直接用作玉製品的原料,其製成品均需經最佳化處理。
經處理的巴山玉的結構、顏色、透明度、硬度、光澤等部發生了變化。
結構上以玉石的邊部、表面或裂隙發育的區域改變最明顯,遭受破壞的程度較深。